全球最大灵性图书馆(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电子书,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书库(电子书)会员80元,课程合集(全网视频)会员198元。
永久在线地址,包更新,免费下载学习,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第一章 易的起源
什么是“易”?易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易学在中华文化系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易学中的“以通神明之德”及“以类万物之情”,各指什么?
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又能从易学中学到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或许,透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就能掌握《易经》为何能成为中国五经之首的原因吧!
第一节 易,博大精深!
中国人骨子里对“易”特别感兴趣,这里只能浅浅地,把一些关于“易”的基础内容,来给大家讲一讲,结个缘。
☯易学的内容及结构
易学有《易经》和《易传》两大结构。
《易经》是由八卦而来,据说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圣人伏羲始创的。关于这一点,其实圣人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有很清楚的描述: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可见“易”从八卦起源,而伏羲,也就是庖牺,他所创的八卦是八个揭示宇宙最本源规律的符号。伏羲创八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以通神明之德”,另一个则是“以类万物之情”。
首先说“以通神明之德”。神明在哪里?神明就在幽冥处,在天上,以通神明之德,即是“知天知地”。天,仰则观象于天,通灵开天眼,知天知地这是第一。
接着,所谓“以类万物之情”,即是“掌握宇宙自然的阴阳运行规律”。身为人,要掌握宇宙中一切自然规律,也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更要知道如何运筹帷幄、成就某事。因此,在做事之前,就希望能洞悉结果,以及知晓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会有何种发展与变化。但,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真的能知道吗?又凭什么本事能知道呢?
为此,“学易”一事就变得十分重要。
☯易通了,一切都通了
“易”主要揭示的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本质,以及宇宙的来源。中华先圣们即是透过易来告诉后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从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到九宫,不断地演化,展示出宇宙如何从无极生太极,再由太极生出两仪,而两仪又会在何种规律作用下,生成四象和五行,接着演化成八卦,直到最后万事万物成形。
所以,易学是中华文明、文化智慧的根!要研究国学、传统文化、先祖智慧,举凡琴、棋、书、画、茶、山注1、医、命、相、卜、兵、儒、法,乃至治国之道等,如果不研究易,或者不通达易,就无法将其中任何一者研究通透。正所谓“一通百通”,这里的“一”其实就指的是“易”,易不通百不通,易通了一切都通了。中华历史上所有的功成名就者,不管在哪方面,或多或少都通“易”。不通“易”而在中华历史上能有所作为者,也只是昙花一现。不通“易”就不通“道”,不通“道”就不知“德”,做事就没有方向。就算自认聪明、优秀又有能力,一旦学易、起用的方向错了,搞不好就会替人类、国家、民族带来大灾难,自己则会修成魔。
学习中华的智慧,一再强调要“信道”,而道便从易中来,可见“易”太重要、太博大了,涉及到万事万物的各个层面。
易学人生金句
“易”主要揭示的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本质,以及宇宙的来源。
注1:“山、医、命、相、卜”即中国“五术”,为探究《易经》而经长期实践、运用所总结出来的思想与方法。所谓“山”就是指修道、修练、养生、气功等,在山中修养和锻鍊身心之术,即透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练“肉体”与“精神”,以达到身心强健、人生圆满的一种学问。亦有人将“山”以“仙”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