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灵性图书馆(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电子书,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免费下载学习。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引言
在同样的园区,同样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连停车的位置也和我几周前来的时候差不多,境况却完全不同。上次我受到一位前同事的邀请,来介绍我们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的尖端肿瘤学研究中的亮点,这家公司距离我目前所在的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只有几英里远。这家公司的名字是“MedImmune”,由“med”(医学)和“immune”(免疫)两个词组合而成,反映出专注于研发释放免疫系统威力的新方法,以促进医学发展的宗旨。这家公司已经在传染病领域赢得了声誉,而我的任务则是开发针对癌症的产品组合。MedImmune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释放单克隆抗体的威力。单克隆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制导导弹,它的特异性和破坏性并不亚于两年前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用到的最先进的智能炸弹。
来到MedImmune之前,我是普渡大学的一名教授,在学术研究中发现了制造并利用单克隆抗体搜寻和摧毁转移性细胞的方法。这些“流氓杀手”由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肿瘤细胞组成,往往能避开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和化疗。我在一两年前刚刚获得了普渡大学的终身职位,而且非常痴迷于研究转移背后的过程。尽管如此,在这段平静的岁月里,我始终怀揣着利用研究成果来减轻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承受的病痛的热情,这与学术研究中设法治愈实验鼠肿瘤的基本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1998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尽管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我在普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第三年,我发表了一篇科研论文,详细介绍了我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完成博士后学业,准备前往普渡大学的过程中开始的一个项目。我们发现了一种将良性细胞与其恶性变体区别开来的细胞行为,我希望这些差异可以给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在关键阶段,我非常幸运地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点。1995年,我们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附近的葛兰素制药公司(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同事们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转移性癌症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如果我们足够幸运,这种方法将可以真正地被用于治疗转移性癌症。我们在1995年的理论依据来自新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急需采用以单克隆抗体取代常规化学毒素的新方法。当时只有一种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治疗癌症。
我们会看到,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这种药品由圣迭戈的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IDEC Pharmaceuticals)研发,并由位于旧金山地区外的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进行销售。1997年,利妥昔单抗克服重重阻碍,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被用于治疗一种叫作淋巴瘤的恶性肿瘤。这种药物早期的销量还不错,但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销售迟滞的一部分原因是大多数医生(甚至还有许多科学家)对单克隆抗体药物并不是很熟悉。然而,仅在2015年,这种药物带来的年收入就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3亿多美元,它成为历史上排名第12的畅销药(毫无疑问,由于抗体药物的销量不像常规药物那样容易受到仿制药竞争的影响,它的排名肯定会进一步上升)。
1998年,商界对于单克隆抗体疗法的态度并不乐观。首先,许多行业专家认为,单从经济因素来看,这一新兴领域不切实际。这样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制造这些大分子药物需要高昂的成本,每剂药可能要花费数百美元(相比之下,许多常规药物只需要几美分)。此外,那些早期的生物技术先驱掌握着关键专利,这意味着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售价的1/3)将会被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为了收支平衡,一些抗体药物公司打算开出一个疗程一万美元的高价,这在当时简直太离谱了。
如今,在保险公司越来越频繁地要为某些药物支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情况下,一万美元似乎很划算。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价格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非常荒唐的。因此,许多传统制药公司都把重心放在由不太复杂的小分子构成的常规药物上(比如阿司匹林)。相比之下,单克隆抗体就像是庞大而笨拙的野兽(比如,要比阿司匹林大1000倍)。制造一个抗体需要4个精准排布的大蛋白,为了保证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每个蛋白都要在正确的位置上。
这种复杂的构造过程无法在用于制造小分子的大型发酵罐中进行,而是需要更为复杂的东西,那就是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的高超技能。没错儿,这些细胞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工厂,在这些小车间里设计并生产蛋白质所需的技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得以实现。本书中提到的所有抗体药物都由从废弃的人体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细胞生产出来,并经由基因工程改造以得到所需的抗体。
培养产生抗体的细胞、纯化其蛋白产物并且使合成的药物保持活性,所需的高昂成本贡献了单克隆抗体药物价格的大部分。大量的知识产权(专利及使用费)进一步使抗体的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因此,很少有生物技术公司,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投资者,愿意冒险从事这样高风险的行业。我在担任大学教授的几年里,和许多传统制药公司的销售代表进行过交谈,大多数人表示他们对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疾病感到忧虑,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癌症。
在那个时候,癌症是药物研发中一个相对落后的领域。我清楚地记得与某位制药公司高管的一次谈话,她说癌症可能会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因为在这个领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拳头产品”(拳头产品是一个行业用语,指的是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的药品)。她还说“真正的商机”在于人的余生中每天都需要服用的药物(比如治疗高血压或者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肿瘤学的一个问题就是治疗往往是短期的(几周或几个月),如果药物有效,可能就再也不需要治疗了;另一种情况则是患者因病死亡。无论是哪种情况,患者都不会长时间地服药。我记得当时自己对这种粗暴愚蠢的想法感到很震惊,而且现在还能回忆起这次谈话的细节,就好像它发生在昨天。简单地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制药界,人们对癌症和抗体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有一个例外,那就是MedImmune公司。
这家公司最早是由两位共同创业的医生——韦恩·霍克迈尔和富兰克林·托普在1988年建立的,当时他们已经从沃尔特·里德医疗中心的领导岗位上退休。1987年5月,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市菲尔斯特菲尔德路一座完全不起眼的建筑物里,分子疫苗公司(1990年10月更名为MedImmune)在一间很小的研究实验室里成立。在这座建筑物外面,一边是冷冷清清的邮局,另一边是一排不算太老旧的公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