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连饮食都有明确的禁忌。学生对老师一定要有恭敬心,教学过程要有仪式感。人们渐渐认为背诵教材、有恭敬心和仪式感就是真正的学习内容。为了方便管理,学院还给师生设定了等级称号。
但办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全职学生,智者的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为了宣传这门学问,师生们设计了更简明的版本,还说学习这门学问是有“功德”的,最终能给自身带来各种好处。老百姓总是爱夸大和盲从,可能你说的是“好处是一”,传来传去就会被变成“一百”,不过学院对此似乎并不介意。有很多百姓不愿意自己下功夫学习,但是也认为这门学问很有用,就给学院捐助了一些食物甚至财产,学院当然也欢迎。作为精神上的鼓励,学院会说这些捐助者是这门学问的赞助人,他们也有功德——至少有“福德”。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学院办得越来越繁荣,具备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精密的仪式和森严的等级。这样让外人感到不明觉厉的学院再加上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的学问,慢慢变得无比庄严和神圣。老百姓认为,哪怕买一本学院的教材摆在家里都具有赐福和辟邪的功能。
就好像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学变成了宗教一样,传播智者学问的各个学院也形成了一个个宗教组织。
而到了这个时候,那门学问在有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更多的地方则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人已经说不清智者的本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