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巴克?乔布拉真正引领了成千上万的人踏上性灵的道路,我们所有的人为此应深怀感激。在书中,乔布拉是开疆辟土的先驱,他让我们看到,神的意识在一连串的阶段展开,每个都是重要非凡的,而且都更接近源头。这既是一张性灵的地图,又是你最深层自我的地图,因为在最后的分析里,它们是同一个。”
--《整合心理学》作者肯恩?威尔伯(Ken Wilber)
“狄巴克?乔布拉以令人惊讶的洞见,清晰地回答了自古以来唯一真正重要的问题。当神的面纱终于被揭开时,人类将会记住历史的这一刻。”
--《与神对话》作者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
纯潜能
该法则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处于最本质的状态时是纯意识。纯意识即纯潜能,这是一个具有无穷可能性和无限创造成性的场。纯意识是我们的精神实质。由于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所以又是纯粹的愉悦。意识的其它属性为纯粹的知识,无限的寂静,完美的平衡,坚不可摧,朴实无华以及至快至福。这些都是我们本质的特性,我们的本质是一种纯潜能。
一旦你发现了你的本质特性。明白了真正的你是个什么们的人。有了自知之明,你就能实现任何梦想,因为你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切的无穷可能性和无限潜能。纯潜能法则也可称作宇宙法则,它构成人生五彩斑谰的基础。它是单一的无处不在的精神。你与能量场是密不可分的。纯潜能场就是你的真正“自我”。你对自已的真正本性体悟得越多,你离纯潜能场就越近。
体悟“自我”或日“自我参照”,意味着我们的内部参照点就是我们自已的精神,而不是我们能感受到的身外之物。与自我参照相对的是客体参照。以客体作为参照时,我们总是受到身外之物的影响,这些身外之物包括环境,处境,其它的人和事物。以客体作为参照时,我们总是不断地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期待着某种外界的反应。因此,客体参照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
以客体为参照时,我们还会对事物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对外部力量有很强的需求感。对他人认可,控制事物和外部力量的需求,都是基于恐惧而产生的需求。这种力量不是纯潜能的力量,或者说不是“自我”的力量,真正的力量。当我们感受到“自我”的力量,真本身的力量时,就有会出现恐惧,不会产生控制事物的冲动,不会为了获取他人认可或者外部力量而奋斗拼争。
以客体为参照相馆时,你内部的参照点是你“自我”。不过,这个“自已”并不是真正你。这个“自已”只是你的自我镜像,是你的社会面具,是你所扮演的角色。人的社会面具热衷于认可,希望控制事物,靠外力支撑,因为它生活在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