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以外,我们所有人都还拥有抵抗疾病的强大精神力。我的一名女性患者曾经这样说道:“心理学认为只有完全适应环境的人才可以学会接受自己生病、变老直至最后死亡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从感情和本能上讲,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身体上的疾病或病情恶化的事实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帮我纠正这个错误。”
这名患者已年近80岁,身体和精神状况都非常不错,当我问她如何看待未来时,她这样说道:“或许你认为这很疯狂,但我的确没觉得自己已经变老,更不会死去。”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那些整日认为自己“忙得没时间生病”的人往往拥有良好的健康状态,而那些整日过度担心自己生病的人却总是更容易真的患病。曾有一位成功的电子业主管对我说过:完美健康理念对于他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它对于目前人类依靠药物抵抗疾病来说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或许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他还将完美健康理念比作是帮助企业转型的“突破性思维”。
“突破性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首先你要制定一个超出所有期待和可能性的更高目标,然后再寻找各种办法,努力让这个目标变成现实。这位主管说道:“如果人们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那么即使他们努力工作,也只能取得5%~10%的成绩。然而,如果想要让成果翻一番,甚至变成10倍,就必须把目标定得更高,这时人们就会想: 好吧,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就必须采用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式。 ”
“突破性思维”早已广泛应用于美国硅谷的各顶级软件公司。举例来说,如果目前软件新版本的开发需要两年时间,那么下一代产品开发时间就必须是一年;如果产品生产缺陷率已削减至5%,那么未来的生产原则就必须改为“零缺陷率”。这与如何达到完美健康境界是一样的 既然“零缺陷率”已经成为目标,那么就要想尽办法实现这个目标。在高科技产业,企业花费在修补产品缺陷上的成本是生产零缺陷产品的8~10倍,因此强化“源头质量”,即第一次就做好,要比仅仅追求通过维修而诞生好产品的理念更加适合企业生存。
同样,医学界也是如此。对待疾病,预防要比治疗省钱得多,这无论是在人类学还是经济学范畴都同样适用。一项最近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美国人对灾难性疾病的惧怕胜于任何事物,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对痛苦的惧怕,他们更害怕长期住院所支付的巨额治疗费用。对于许多人来说,死亡远不如让家庭一贫如洗可怕。因此很明显,我们需要一个笃信“源头质量”的医疗治愈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