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买三元一本,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终身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资源,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馆长周周更新原创录音,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
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导论 女巫继承者
说起女巫,人们一定会想到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白雪公主》里的那一位:黑色风帽下是一头泛白的亚麻色头发,鹰钩鼻上长着一颗肉疣;咧嘴笑时,滑稽地露出一颗仅存的下门牙;邪气的眼睛上方缀着一对密匝匝的眉毛,愈发衬得表情不怀好意。但对我童年影响最深的并不是她,而是回暖日的蓬蓬婆婆(Floppy le Redoux)。
蓬蓬婆婆出现在《被偷小孩的城堡》里。这是瑞典童话女作家玛利亚·格瑞普(1923-2007)[1]写的一本童书。故事发生在某块幻想出来的北欧地区。蓬蓬婆婆生活在一座小山顶的房子里。房子顶上罩着一棵老苹果树,老远就能瞧见这棵老树在天边的剪影。这地方宁静又美丽,但邻村的人都尽量避免踏足此地,只因为这里之前立过一座绞刑架。到了晚上,人们能看到在那栋房子的窗户上有一道微光。那是这位老妇人在纺布。她一边纺着布,一边和她的乌鸦索隆(Solon)聊天。索隆是只独眼乌鸦。它往智慧井(Le puits-de-la-Sagesse)里探了一下身子,就丢了一只眼睛。最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位女巫的魔法,而是她散发出来的气韵:静谧、玄秘,又洞悉一切。
她的行头让我着迷:“她出门时,总是裹着一件宽宽大大的深蓝色斗篷。斗篷的大领子迎着风,围着她的头,发出蓬蓬的响声。”蓬蓬婆婆这个绰号由此得来。“她也会戴一款奇特的帽子。高高的帽顶是紫色的,上面装饰着几只蝴蝶。从帽顶上垂下几朵花,散布在软软的帽沿上。”人们在路上碰见她,都震慑于她那双蓝眼睛里的光芒。“那双眼睛不时变换着光彩,着实有种魔力。”或许就是受了回暖日的蓬蓬婆婆的形象影响,后来当我接触时尚时,我蛮欣赏山本耀司那些带着压迫感的作品。他的衣服是宽宽大大的,帽子也大到没边儿,像是布料堆起来的避难所。这种审美与主流背道而驰。在主流审美中,女孩们应裸露尽可能多的肌肤,解锁尽可能多的穿衣方式。[2]在我的记忆中,蓬蓬婆婆像是一个护身符、一道仁慈的阴影,给我留下了女人可以何等大气的最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