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包办婚姻的结果却告诉我们,这些表面看上去不幸的夫妇经常会在婚后真正爱上彼此,有可能是婚礼之后,有可能是结婚几个月后,甚至是几年之后。包办婚姻不再像是没有灵魂的、被社会许可的性交易形式,这些幸福的夫妇像是嫁给了爱情。许多包办婚姻的夫妇双方都会爱上起初被强行许配的伴侣。在后罗马时代的西方,我们认为自己有爱谁和跟谁结婚的选择权。但事实上,就像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的那样,人们的选择是非常有限且随机的。我们并不会在选择真命天子之前搜寻很多潜在伴侣。这其实仅仅是一个人们何时坠入爱河——在答应嫁娶之前还是之后的问题。即使是在倡导婚姻自由的西方,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很多人只是在依据手头上仅有的资源做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坠入爱河是一种社会建构现象,人们会因为被告知应该去做才去做。
事实是,某种形式的浪漫的亲密关系超越了历史和文化的界限,是人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相同的文化里也会有不同形式的展现。
辗转反侧,不知所措,
像一支摇曳的蜡烛,
我在爱的火焰中漫步;
失眠的眼睛,疲惫的身体,
她既没有来,也没有任何消息。
为了纪念我遇见爱人的那一天,
是谁引诱了我这么久,胡斯罗。
这些诗句是印度诗人阿米尔·库斯拉乌·德利亚维(Amir Khusrau Dehliavi)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