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会员80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三元一本;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合集,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第 1 章「看不見的旅程」的起點
通靈、傳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心中有一萬個為什麼,因為拍攝《看不見的台灣》,我打開了一扇好奇心的門。
旅程的開始,要從二○一六年,我滿三十歲的這年說起。
這一年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讓我開始有機會去思考「物質的背面」是什麼?關注「看不見的東西」又有什麼意義?這個契機要從認識海哥,拍攝紀錄片《看不見的台灣》說起。
我當時是個幹勁十足,在業界力爭上游的年輕攝影師,拍攝紀錄片、MV與廣告片是我的專長。某個機緣下,一位攝影師前輩為我引薦工作,我依約到民生社區的一間文青咖啡館,與一位導演初次碰面。他的名字叫林明謙,後來我們都稱他「海哥」。
海哥是一個標準的雙魚座大叔,感情豐富、觀察力強。越神祕、越沒有標準答案的事物,就越令他著迷。他的個性就像一條熱愛探索未知海洋的魚,甚至在他的脖子後方有一條魚的刺青(那刺青不知是魚還是海豚,畫風太曖昧,但他也不會正面告訴你那是什麼)。
那天我們從下午聊到晚上,聊二○一二年的末日預言、聊生而為人的意義、聊《與神對話》這本書如何啟蒙他的靈性探索……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題。對三十歲的我來說,正處在積極累積工作經驗跟作品的重要時間點。見面之前,我的心態是「OK,今天要去談一個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我希望這個案子能有讓我發揮的舞台,讓我的專業技能更加提升,但是我沒有想到,會花這麼多的時間聊哲學與神祕學,然後彼此分享感受,對於今天的正事──電影的主題輪廓,我還是摸不著頭緒。
經過一、兩小時的聊天後,海哥才說,他想以一群在台灣的薩滿為題,拍一部探究「看不見的世界」的紀錄片。而他在找的不只是一位攝影師,是一位願意跟他一起嘗試、一起探索這未知世界的工作夥伴。
「雖然還不知道要幹嘛,但是感覺蠻有趣的。」我想。我二十六歲那年,放棄在法國念電影的學業,選擇回來台灣,就是因為法國的教育讓我了解到,如果我想要講出動人的影像故事,我需要的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要回頭深入認識養育我的歷史文化。我想更認識我成長的這塊土地,眼前這個工作,似乎可以帶我進一步碰觸台灣「看不見」的那一塊,是我以前不曾探索過的領域。
最後我答應加入他的紀錄片團隊,經過兩年的拍攝,成品就是在二○一八年上映的《看不見的台灣》。這部紀錄片的發展很神奇,我們原本是想拍攝在台灣的一群薩滿,但是後來整個超展開,變成處理導演自己家族的業力,以及協助鄭成功轉化晉升的過程(這部電影已經在 Disney+ 上架,歡迎有興趣的人去找來看看)。
雖然我的成長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宗教,但媽祖或耶穌基督對我來說,比起神明,更像是神話人物,因此也可以說我是無神論者吧。然而,在拍攝這部片的過程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些「通靈人」了,因為她們真的太詭異……不,是太神奇了!一群聊天的歐巴桑,她們口中講著奇異的語言,卻氣場強大彷彿明星登台。拍攝初期我時常捧著攝影機在心裡問:「這是真的還假的?我到底在拍什麼?」
這些通靈人就像收音機,能夠在不同的神明頻道之間轉台,接收不同的訊號源。在《看不見的台灣》裡就出現了「鄭成功頻道」、「媽祖頻道」、「九皇子頻道」和「祖靈頻道」,通靈人能切換頻率,讓不同的神明與我們溝通。
乩童、尪姨、薩滿、祭司等,雖然稱呼、文化、所做的儀式大相逕庭,但是做的事情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溝通與協調」。這些通靈人是「看得見」與「看不見」兩個世界的中介者,協助人們將困境傳達給神靈、舉行儀式轉化巨大的傷痛、擺渡受困的靈魂進入下個階段等,都是透過傳遞訊息的方式,達到轉化與和諧的目標。
在《看不見的台灣》中出現了多位通靈人,有九皇子(玉皇大帝的第九個兒子)的傳訊人「寶貴老師」、西拉雅族的尪姨1「秋燕」、媽祖的傳訊人「美玲老師」,以及負責翻譯的薩滿「貫譽老師」(我們都習慣叫她貫老師)。
事實上,大部分通靈人講的是「天語」──天語是靈語(靈的語言)的一種。如果靈語的來源是某個宗教裡的神明,就會被稱為「天語」;如果來源是不知名的靈體、外星人或阿飄,通常就會被稱為「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