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心經連結心臟和眼睛,心有所思,眼睛看到的往往是主觀的「心象」,「情人眼裡出西施」是寫實的報導。
沈醫師特別強調心理因素與病灶的關連。身心失衡是現代人的通性,肝不好,或癌症上身,不能全怪空氣或食物品質不好,工作的焦慮,人際關係的壓力,個人情感的挫敗,更可能是患病的真正癥結,身心失調,內心的糾結如不紓解,很難痊癒。因此,她不厭其煩的提示「身心共振」的重要,呼籲讀者要當自己的醫生。
這本書厚實,「燙手」──沈醫師言無不盡,字裡行間燃燒著熱情。不是一口氣看完的書,但是,慢慢讀,開始瞭解五臟六腑的運作,就會引發對自身生活的聯想,很有趣,也很實惠。
讀書不求甚解的我,輕鬆翻閱,竟然開始對我的身體產生新的敏感,進而關心,檢討起自己的「生存感」,進而改善我的生活規律──原來我讀了一本當代密笈,而少年白,滿頭銀髮的沈邑穎醫師也許是金庸來不及書寫的武林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