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意识这个主题,和一般科学截然不同。我认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考验。
我不是没有尝试过用科学界熟悉的方式,来切入意识的主题。比如说,尽管1998年是我在美国东岸工作相当忙碌的时期,我仍然在巴西最大、拥有几十万读者的科学期刊《科学和文化》(Ciência e Cultura)争取到整整一期的篇幅来谈意识。那一次,我不光自己写了引言和专文,更向各领域相当有地位的专家邀稿,希望达到一个整合。后来,我在美国担任其他期刊的编辑,也再次试着用这种方法来整合意识的科学。不过,现在回头看,当初的尝试可以说每一次都失败。没有一次,能达到我一开始的理想。
当然,这个情况并不难理解。毕竟意识这个主题,其实没有客观的根据可以引用。我又怎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它?
别忘了,我可以引用的任何根据或佐证,本身还是落在客观现实的范围。然而,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任何可以观察到、可以表达的客观现实,都还是从主观的意识延伸出来的。再进一步,这个世界、一切,包括物质,都是从无限大的意识延伸出来。
基于这一点,如果你也要探讨意识这个主题,也就应该采用颠倒的方法,倒不是依循传统——从客观观察到的一个点,去理解这无限的整体。
从客观的现实出发,去探讨无限的意识,这本身完全违反最根本的定律,而是不可能成功的。你只要想用一个客观、有根据的方法来面对意识,也自然会发现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毕竟,针对这无限大的意识、永恒的整体,又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为根据?
是这样,我才会把科学家熟悉的这种方法暂时摆到一旁,而选择分享我个人最直接的体验。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未来的人的聪明可以达到一个地步,而真正为意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基础。
然而,我很有把握,这样的基础绝对离不开本书所谈的观念。毕竟,科学离不开经验,而一套理论首先要符合实务上的经验和体验,才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