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佩玛丘卓:当生命陷落时
(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会员80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三元一本;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合集,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一、亲近恐惧

接近真相,自然会感到恐惧!

展开精神旅程,就像乘小舟进入汪洋大海寻找未知国度一般。诚心的实修会带来心灵启示,但我们迟早都会遭遇到恐惧。大家都知道,一旦接近地平线,我们就会从边缘地带掉下去。所有的探索者都一样,都很想知道那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等着我们,可是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面对那些东西。

我们对佛法产生兴趣,决心一探究竟,但我们很快会发现,大家在如何修持这件事上往往充满着各种偏见。我们借着洞见禅修(内观)来练习正念,彻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我们聆听禅学演绎的空义,接受挑战,和那开放而又广大无垠的澄明之心相连。金刚乘给了我们一种概念,要我们处理各种情境的能量,观察那觉醒状态和这些能量是不可分离的。这些方法随便哪一个都可能吸引我们产生动力,怀着热情向前探索。但如果我们想深入表相之下,毫不犹豫地修炼,到了某个时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经验到恐惧。

恐惧是一种普遍性的经验。即使是最小的昆虫都会感到恐惧。譬如我们跑去海边弄潮玩水,看到海葵,用手一摸它,它立刻缩起来。每一种生物一有恐惧都会自动收缩。一面对未知就感到恐惧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那是活着的一部分,所有生命共有的一部分。我们一感觉有孤独的可能、死亡的可能,感觉没有东西可以让我们抓住,内心就会产生恐惧反应。接近真相,自然也会感到恐惧。碰到任何经验,如果我们努力安住在经验中而不逃避,经验就会变得非常强烈。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时,事情会变得非常清楚。

在某次闭关中,我深深体悟到一件事,我发现我们不可能既安住在当下,而又同时任由妄念编撰剧情!我知道这听起来没什么,可一旦亲自领悟到这一点,你一定会变。眼前这一刻你是这么清楚见到无常,这么清楚见到慈悲、惊奇、勇气,也这么清楚见到恐惧。事实上,一旦站在未知的边缘,完全意识到当下,却又没有任何寄托,这时每个人都会觉得双脚落空。然而就在这个时刻,我们的理解会深化,会发现当下是非常脆弱的一刻。这一刻实在令人焦躁不安却又完全温柔。

我们刚开始探索时总是怀抱着许多理想和期待,总想寻找答案来满足我们长久的饥渴,却一点也不想认识心中的妖魔鬼怪。当然,一定会有人提醒我们这一点的。我还记得第一次聆听禅坐开示时,那位女老师就告诉我说:“不要以为打坐像是消愁解闷的渡假。”可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提醒我们,我们还是不相信。事实上,打坐确实会让我们更接近心中的妖魔鬼怪。

我们现在所说的是了解恐惧,熟悉恐惧,直视恐惧——这并不是说要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完全去除我们以往看、听、闻、尝及思考事情的方式。真相是,我们只要一开始这样做就会越来越谦卑,因为执着理想而产生的傲慢,已没有存在的余地。只要勇于向前迈进一点,随着理想必然生起的傲慢就会被照见。修行中种种发现与死去的勇气有关,和不断死去的勇气有关。

正念、体悟空性、处理能量全都指向同一个东西,那就是要安住在原地不动,钉牢在原来的时空点上。我们如果待在原地而不形成造作,既不压抑,也不归咎他人或谴责自己,就会面临一个不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无法从概念上获得任何解答的。另外,我们还会跟自己的真心相遇。有一个学生说得很好:“佛性巧装成恐惧,踢我们的屁股,要我们学会接纳。”

有一次我去听一个人演讲。那个人谈到他六○年代旅居印度的修行经验。他说他决心去除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他努力地克制愤怒和色欲,他努力地对治懒惰与骄傲。不过他最想克服的却是恐惧。老师一直告诉他不要那么努力,他却以为老师又是在教他另一种克服障碍的方法。

后来老师要他到山脚下的一间茅屋里打坐。他关上门,开始打坐。天黑以后,他点了三支蜡烛。到了半夜,他突然听见角落里有一些声音,黑暗中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条很大的蛇在他前面摇摇晃晃。他觉得那是一条眼镜蛇。他很害怕,一直坐在那里盯着蛇,不敢动也不敢睡。这一整夜,茅屋里存在的只有他、蛇和恐惧。

天亮之前,最后的一支蜡烛也熄灭了,然后他哭了起来。他哭,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内心终于柔软了。他终于能体会世上所有人、畜的渴望;他领受了他们的疏离和挣扎;他发现只是一味地打坐是不会得到什么东西的,只会更加孤立,更加挣扎罢了。于是他接受了“全心全意地接受”自己的愤怒、自己的忌妒、自己的抗拒、自己的挣扎和自己的害怕。但是他也同时体认到自己的珍贵——体认自己既聪明又愚蠢,既富有又穷困,但是又深不可测。他满心的感激,于是就在黑暗中站起来向蛇走过去一鞠躬。之后他就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醒来以后,蛇不见了。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他自己的想象,还是当时真的有这么一条蛇。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讲到最后他说,亲近恐惧使他自己的“戏码”完全崩解,他周遭的世界也彻底了结了。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不要逃避恐惧。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要接近恐惧,要在恐惧之中熟悉恐惧。有一次我问千野古文禅师怎么对治恐惧,他说:“我承认,我承认。”但是别人给我们的建议通常都是化解、安抚、吃药、消遣——总之就是要摆脱掉它。

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这种鼓励,因为与恐惧解离是我们自然会去做的事。我们习惯性地回头就跑,只要看到一点恐惧的迹象便惊愕不安。如果感觉恐惧快冒出来了,我们不妨检查一下自己。这么做是好的——不是要打击自己,而是要培养无条件的慈悲心。最令人心痛的事莫过于当下自欺了。

然而,有时候我们真的会走投无路;什么都瓦解了,再也没有逃避的可能了。这个时候,最深奥的真理突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明白而平常——我们是无处可逃的。我们和其它人一样看见了它——比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迟早我们会明白我们无法再美化恐惧,它终究会让我们见识到以前听过或读过的教诲。

所以,下一次再遇见恐惧的时候,要认为自己很幸运。勇气就是从其中诞生的。通常我们都认为勇者无惧,其实勇者只是亲近恐惧罢了。我刚结婚的时候,我先生对我说,我是他认识的人当中最勇敢的一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虽然是个彻底的懦夫,但是碰到问题,事情总是照做不误。

关键就在继续探索而不要逃避,纵然发现某些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还是照旧探索。我们会一再地发现事情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世上没有一样东西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这么说。“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正念、恐惧,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慈悲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爱、佛性、勇气,这些都只是密码,真正的意涵我们心里并不明白,然而我们都可以去体验一下。我们一旦能静观事物的崩解而丝毫不逃避当下,我们就能明白这些密码是直指人生真相的。

二、当生命陷落时

甘波修道院很大,海天相连,水平线看不到尽头,海面上到处优游着海鸥、渡鸟。这样的地方很像一面大镜子,让你感觉无处可逃。既然是修道院,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什么逃避之道——那里不可以说谎,不可以偷窃,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做爱,不可以外出。

我本来就很渴望去那个地方。后来创巴仁波切问我要不要去那里担任院长,我就去了。我一向喜欢挑战,住在那里果然对我是一项考验,因为初去的第一年,我就好象被生煎活煮一般。

我是因为自己的世界整个崩解了,才去那个修道院的。我一路保护自己,欺骗自己,一路维护自己亮丽的形象——然而一切还是崩解了。不论怎么努力,我就是再也掌控不了大局。我的行事风格把每个人搞得快要疯了,我自己也无处躲藏。

我一向自认为做事很有弹性,待人亲切,几乎每一个人都很喜欢我。我带着这种假相活了一辈子。然而来到修道院的前几年,我却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不了解自己。不是我的素质不好,而是我实在不是那最后的“黄金女郎”。我在自我的形象上投注了太多东西,如今这个形象再也维持不住了。我所有的未竟之事全部以“综艺七彩”鲜活而无误地暴露出来,不但我自己看得一清二楚,别人也看得清清楚楚。

凡是自己以前看不到的地方,现在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这还不够,别人还会讲我的一些事情给我听。我很痛苦;痛苦到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会有快乐的一天。我觉得一直有炸弹落在自己身上,而自我欺骗也不断地在爆发。然而生活在这个人人勤修精进的地方,我不可能迷失在维护自己、怪罪他人之中。这个地方没有那种“出口”。

后来有一位老师来修道院访问。我还记得她对我说:“你一旦能和自己亲密相处,你的状况就会跟着顺利起来。”

我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话,知道自己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我墙上挂着一幅标语,上面写着:“唯有不断寂灭,才能在自己身上发现不朽的东西。”未曾听闻佛法之前,我就知道这才是真正觉醒的精神。也就是要放下一切。

然而,事情一旦见底,我们找不到东西可以抓的时候,伤痛就开始浮现了。就像那洛巴学院的人常说的箴言:“爱好真理使你走投无路。”我们对这一点都还有一些浪漫的想象,然而一旦被真理钉牢,我们可就苦了。你去浴室照镜子,一眼就看见自己长了一脸青春痘,看见自己那张年华老去的脸,看到自己没有爱心,看到自己的侵略性和胆怯——我们一清二楚地看到了这种种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的心就柔软了。当事情摇摆不定、什么都不对劲时,我们就会明白自己已经到达了某个边陲地带。我们会发现这个地带既脆弱又温柔,而温柔又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生闷气,或是去修正一下那股震撼人心的感觉。无依无恃的状态真的是既温柔而又震撼人心的。

这整个过程都是一项考验。身为精神上的战士,若想唤醒自己的心,都需要这项考验。有时候我们是因为生病或亲友亡故而落入无依无恃的境地。我们感到失落——失去挚爱的人,失去青春,失去了生命。

我有一个朋友因爱滋病而面临死亡。有一次我要外出旅行之前去找他谈话。他说:“这场病不是我要的,我很恨,很害怕。可是后来却发现这场病是我收过的最贵重的礼物。现在生活的每一刻对我而言都很珍贵。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很珍贵。我整个人生都变得有意义了。”有个东西真的变了,而且他已经准备好接受死亡了。原本恐怖骇人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礼物。

生命陷落既是一项考验,也是一种治疗。我们都以为重点是要通过考验,克服问题,然而真相是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事物聚合之后必定分离。接着又是聚合与分离。治疗就是容许这一切自然地发生——接受悲伤,也容许悲伤减轻,接受痛苦,也容许喜悦出现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也许认为某件事会带给我们快乐,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以为某件事会招来不幸,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情况会是什么结果。最重要的就是容许自己不知道。我们总是会作一些自认对状况有帮助的事,可是我们绝对不知道自己会跌倒还是会昂首端坐。虽然遭受到极大的失望,我们仍然不知道故事是不是就这样结束了,或许只是一场伟大历险的开端吧。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对夫妇只有一个独子。他们的家境很穷,所有人都仰赖这名独子赚钱养家,维持家庭的声誉。有一天他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成了残废。这对他们一家人而言简直就是世界末日。然而两个礼拜以后,军队进了他们村子,把所有的壮丁都抓去当兵打仗,唯独这名年轻人得以幸免,而可以留在家乡照料父母。

生命就像这样。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有的事我们称作好事,有的事我们称作坏事,但是到底好不好,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世界崩解了,我们站在不明状况的边缘。这时我们每一个人的考验就是能否待在这个边陲地带,而不去具体地认定什么东西。精神旅程非关天国,也不是要到达某个美妙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就是因为如此看待事物,才会这么痛苦。以为我们可以找到永久的快乐,并因此而逃避痛苦,造成了佛教所说的轮回。这种绝望的轮转使我们承受着巨大痛苦。

佛教四圣谛第一谛说的就是苦。只要我们还认为事物是永恒的,不会崩解的,而我们可以倚靠它们来满足我们对安全的饥渴,就会有苦。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真正认清事物真相的那一刻,就是毯子从我们脚下抽走而我们找不到立足点的时刻。如果我们不利用这种状况来唤醒自己,就会让自己昏睡下去。当下——这无所依恃的一刻——就是发心照顾匮乏者的一刻,也是发现自己善性的一刻。

我还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初春的某天,我的现实世界突然罄竭。当时我虽然尚未听闻佛法,不过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真正的体悟经验。那是在我先生告诉我他有外遇时发生的。当时我们住在新墨西哥州北部。那一天我站在我们家门前喝茶,听见汽车开上来的声音,然后是关车门的声音。接着他从屋子旁边绕了过来,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之下,劈头就说他有了外遇,想和我离婚。

我还记得那时我感觉天空非常宽阔,屋边河水潺潺,茶杯里冒着热气;时间静止了下来,我脑筋一片空白,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光和无边的寂静。接着我回过神来,捡起一块石头,向他砸了过去。

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接触佛法,我总是回答那是因为我实在太气我先生了。然而真相是,他救了我的命。当时我们的婚姻出了问题,我非常非常努力地想重新拾回那份慰藉和安全感,重回那熟悉的歇息之处。可是,幸好我没有得逞。我凭着本能知道,让我那执着的、习惯于依赖的自我死亡,是唯一的生路。我家墙上那一幅标语就是那时候贴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