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巫师与先知

(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会员80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三元一本;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合集,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第一章 物种状态特别之人

让我们用一幅图开启我们的探讨之路:一个人独自站在一座城市附近的一大片土地上。这个人30岁,刚刚开始发现自己追求的目标。他的名字叫诺曼·博洛格,正是本书书名中的“巫师”。他的最大优点是具备从事困难技术工作的非凡能力。这片土地位于墨西哥城郊区,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博洛格被指派了一项任务:在这片土地上种些什么。在博洛格可能认识的大多数人看来,这项任务似乎无关紧要,这一地区似乎遥不可及。“巫师”博洛格将改变这种观点。

那是1946年4月,人们还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极端狂热之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大多数人全身心关注的都是这场冲突之后所发生的惊人变化——原子时代的到来、冷战的开始、殖民帝国的解体。而博洛格这位努力工作的人却并不如此。在他工作的地方,报纸不容易弄到,广播也很难听到。他整天盯着奄奄一息的植物。多年以后,人们会说,博洛格在那里启动的工作远比当时报纸上报道的任何事件都重要。

这时,这片土地上出现了第二个人。这个人就是本书书名中的“先知”。此人比博洛格年长12岁,一头浅色的头发,一双蓝眼睛,走起路来明显一瘸一拐的,这是脊髓灰质炎留下的后遗症。他的名字叫威廉·沃格特。跟博洛格一样,沃格特发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许,更贴切些,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博洛格的项目设置在查宾戈的一所大学,查宾戈是墨西哥城东部的一个居住区。这所大学建在一座以前的大农场里,学校的建立将这片曾经与世隔绝的私人农庄转变为一个展现当代社会形象的文化殿堂。这所大学竭力追求现代模式,同时资金也严重不足。在学校最值得夸耀的事情中,有一组由墨西哥最负盛名的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创作的色彩绚丽的巨型壁画。沃格特正在度蜜月,他和妻子参观了这里的巨型壁画。这一次,沃格特也是以官方身份在巡视,他是泛美联盟环保部门(Conservation Division of the Pan American Union)的负责人。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对景观的影响非常感兴趣。

当时,那片土地上只有博洛格和三名墨西哥助手在工作。沃格特用了多半天的时间参观了那片农田。他好奇心很重,也喜欢与人搭讪。他看到农田里的那几个人穿着脏兮兮的卡其裤,脚上蹬着靴子,由于劳累而汗流浃背。他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询问他们,校园边上这块65公顷土地里的这些羸弱的小麦和玉米[1]能用来做什么。沃格特一点儿也没有想到,这个面容瘦削、沉默寡言、相貌平平的人将会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公认的技术力量的象征,也将代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沃格特看来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思维方式。博洛格也没有猜到,这位携夫人一道出现的跛脚来访者会引发一场运动;在博洛格看来,这场运动即便不是口是心非的,也是目光短浅的,实际上是人类福祉的敌人。从后来可以找到的证据来看,沃格特在访问期间没有说太多。大家可以想象,当博洛格在解释自己的想法时,沃格特在观察和倾听。[2]

这是故事的开端:两个男人审视着城市附近一大片遭到破坏的土地。此后关于他们的故事,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从他们所看到的以及他们选择的思考方式开始的。事情起源于查宾戈,并从这里蔓延到世界各地,跨越了几十年,从过去走向未来,涉及千百万从未听说过博洛格或沃格特名字的人。不管怎么说,随后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两个人、一大片遭到破坏的土地、附近的城市。

在被西班牙人征服之前,查宾戈和墨西哥城分别坐落于一个湖泊的两边,这个大湖有近50千米宽,盛产鱼类,两岸是富饶的村庄。在这个大湖靠近岸边的水面上,有数百个人工小岛,被称作“奇南帕”(chinampas)。这些“奇南帕”由湖里的淤泥堆积而成,被用作农田。这些浮岛一年能有多次收成,是世界上最多产的农田之一。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几代人以来,持续的管理不善使湖水干涸,摧毁了“奇南帕”,原本肥沃的土壤变成了干裂、毫无生气的荒地。

沃格特和博洛格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利用现代科学的发现使墨西哥在未来免遭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之苦。但是,在1946年的墨西哥,前景并不乐观,实际上,沃格特和博洛格都认为,这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峻。

没过多久,两个人就都意识到,他们在墨西哥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沃格特和博洛格属于少数已经意识到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巨大考验的人,我们离2050年越来越近,到那个时候,世界上将有100亿人。但是,他们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却各不相同,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意见不一。

沃格特看到,城市在向外扩张,越过干涸的湖床,吞没了最后的田地和溪流。他高声疾呼:停止吧!我们不能让我们这个物种压垮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体系!博洛格凝视着这片土地上瘦弱的小麦和玉米,感叹道:我们怎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机会,保证他们丰衣足食呢?沃格特想要保护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而博洛格则想要靠着这片土地养育大地上的人民。

孰对孰错?对沃格特来说,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干旱山区的玉米和小麦田是一场灾害,最终将摧毁生态环境。他呼吁实施更可持续、更节约土地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不要再去试图开发脆弱、贫瘠的土地。可想而知,得知博洛格希望开发新的玉米和小麦品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的时候,沃格特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从沃格特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在用油来灭火。

后来的批评家们把沃格特以及持他这种观点的人称为“环保狂”(tree-hugger),认为他们是在宣扬一种新宗教,一种对大自然的非理性崇拜。沃格特的看法是,他只是从生态学(或者是他所理解的生态学)的传统出发,这是一种寻求将人类置于包罗万象的自然法框架内的整体观。这一观念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最好地融入这个世界,而不是超越我们的极限?光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调整社会秩序。

相比之下,博洛格则是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将生物体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以便利用它们造福人类。对于沃格特所说的自然极限,他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完全超越它们?批评者称其为“技术乐观主义”,即一种“通过技术进步拯救人类”的倡议,他们指责巫师派是在为有碍于维持地球生命力的经济体系辩护。大自然知晓一切!做其他任何事都是傲慢和愚蠢的。

人们希望这两个人像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和斯蒂芬·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那样,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这种辩论并没有发生。接下来的情况是,在墨西哥之行几个月后,沃格特试图让博洛格彻底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