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灵学社群(身心灵,新时代,新纪元,灵性资源,灵性资料,灵性书,灵性课,儒佛道),永久在线地址,终身包更新;
灵性书库(电子书籍)会员80元,全网课程合集(音频视频)会员198元,线上灵性分享会(入微信群)会员399元,如果想要加入会员,可以联系我,单本代找电子书的话,3元一本,微信:356508476
前言(1)
这是一本中国风水史方面的通俗读物。原来书名叫“风水传奇”,之所以称为“传奇”,主要是因为在讲故事,讲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水事件和人物的故事。
风水故事,应该首先从什么地方讲起?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风水之邦,堪舆大国,有风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境内上演过风水传奇的地方多得数不胜数,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址都是古代堪舆理论的实践作品。如,古都北京以皇家风水为特色,紫禁城暗藏天地乾坤、明清皇陵号称龙脉真穴;古都西安帝王风水格局最为显著,秦汉宫阙气势磅礴、“关中古八陵”标志中国最盛王朝三百年大业,其中玄机至今未被完全破译。
还有,“形胜之地”、势镇关东的沈阳;“河山拥戴,形势甲于天下”的洛阳;一马平川、头枕“水龙”的开封,“州旁青山县枕湖”的杭州;“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的天府成都……它们都被古人称为帝都阳宅的风水宝地、皇陵王冢之万年吉壤,每一个地方的风水故事都能装上一箩筐,说上几天几夜。
但是,风水故事最合适的开头,笔者认为应该是南京。这倒不是因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是笔者生活、居住的城市,而是因为南京的风水文化最悠久,最具特色,最富传奇。在堪舆界,南京有“中国风水大本营”之称,此地既广受风水之惠,又饱受风水之害。南京应该以风水为城市名片,中国历史上风水故事许多“最”纪录都发生在这里,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中国古代最早的风水事件:楚威王“埋金”镇王气;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水事件:秦始皇东游镇压“天子气”;中国都城史上最惨重的风水事件:隋文帝毁金陵为“菜地”;中国古代“第一风水先生”、有风水鼻祖之称的郭璞:发迹于南京;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孙中山:嘱葬南京风水宝地……还有,葬在东郊独龙阜的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太祖朱元璋孝陵;堪称是中国古代第一“门将”、为孝陵“看门”的东吴大帝孙权墓;坐落在南京风水“案山”上的第一座外国国王墓浡泥国王墓;还有,世界上最长的风水城墙明城墙、蒋介石的自选墓地……所以,连毛泽东都将南京的“风水八字”写进诗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说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问,什么叫风水啊?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也是笔者小时候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这个看起来神秘莫测、复杂玄奥的概念,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客观的问题。
风水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史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文的学问。
它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筑美学。古代贤哲在建筑实践中,处处追求美的效果,从住宅到宫殿,从坟茔到陵寝,都体现了美学思想。许多经典的风水杰作,都体现了“天人相类”、“万物归一、”“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这个角度说,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意义非同寻常,影响甚为深远。
风水定名应该始于东晋的郭璞,它还有一个学术上的名词——“堪舆”;早期亦称“阴阳”,汉代多指“形法”,唐代则呼“青囊”、“青乌”,宋代形象地叫“地理”,等等。
“风水术”,是在风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主观评价体系和建筑(阴阳宅)选址依据,即所谓堪舆理论。其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本质是避“风”,藏“水”,根本是一个字——“气”。堪舆理论的存在,是中国古人最先提出环境保护概念的标志,是中国古人注重环境保护的最有力证据,进而证实现代西方人所谓“中国人没有环境意识”一说,是地地道道的谬论。“风水先生”,是对懂风水,又通晓其道的专业人员的俗称,还有形法家、相地师、地理先生、阴阳先生、墓师等多种称呼。因为早期行道时这些人常常背着一只黑布袋子,内放罗盘、占卜工具等物,又有“青囊居士”的别称。其职业特征是“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从古至今,民间许多对风水一知半解的“风水先生”以招摇撞骗为生,使风水背上了“迷信”的恶名。“风水宝地”,是风水先生依据风水标准,选择出来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俱佳的地方。最佳之处就是所谓的“龙穴”,一般帝王陵、皇宫所在地,便是古人眼里公认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