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萬年來,我們是一個可悲的族群。大型企業的成功,定義通常不是事情是否如你所願,而是你「臨機應變」的程度為何:事情「不」如預期進行時,我們能夠多麼快速地轉變方向。我們認為一個人若有智慧,就會知道事情不會「一直」如你所願,因為事情本來就是不斷變化,不管對誰都一樣。
重點是,五萬年的經驗證明了一點:我們依然不曉得如何心想事成(我們依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心想事成),因為要是知道的話,世上就不會有失敗這回事了。真正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他們會告訴我們如何百戰百勝——但是就連「他們」也在一賭勝算。就連「他們」也不能確定早上車子會不會發動,或是確保他們下一個重大的商業抉擇,不會成為讓他們一敗塗地的主因。不管成功或失敗,我們所有人依然是在賭勝算,只能在心裡期待出現最好的結果。
一賭勝算的個人耗損
因此,我們每個行動都是在賭勝算。「就我所知」,現在採取這個行動,心想事成的可能性才會最大,但我心知肚明失敗的風險(失敗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這是什麼樣的人生?我們談的不只是小事情,不是改裝廚房,也不是車子無法發動而上班遲到半小時。我們一生所做的種種決定,終究會判定我們是生或死。一輩子都在賭勝算,讓我們全部人都苦不堪言——面對人生一再出現的抉擇,心裡曉得不管做什麼決定,都「無法」預知事情會如何發展,知道自己只是在做「希望」會成功的事情,這時候內心是多麼煎熬啊!
試想(想像一下就好)這整個勝算遊戲要是完全沒有必要,會是什麼光景:之前陷入悲劇,後來脫離,然後心就自由了。世界上有多少百分比的痛苦與不幸(我們有多少百分比的思考時間)是浪費在擔心所做的事情
「能」或「不能」奏效上?要是我們就是「確定」事情會成功,會是什麼情況呢? 事情確定成功,就是業力管理學的保證。
一賭勝算的社會代價
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度過一生,單打獨鬥地一再做決定,不確定任何一項決定是否能帶來如意結果,就只能一賭勝算,這樣的確很辛苦。現在試想全世界六十億個個體「試著一起合作」,但是大家都不太確定該怎麼辦才好;也就是說,以下這句話,大家一天會互相說好幾百次:「要是你幫我做那件事,而我知道你不確定那件事會不會成功,那麼我就幫你做這件事做為回報,但這件事我也一樣不確定會不會成功。」總而言之,大家就是幫彼此安排人生的種種不如意。
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已經習慣在這片變幻無常的汪洋大海裡漂浮,只是默默地接受,像騾子一樣痛苦地被軛頭束縛,步履艱難地往前跋涉。我們永遠活在不確定當中,直到死去那天才結束。對於這樣的變幻無常,我們只能「盡力」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