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的用途
观呼吸在具体的佛教修习中,也经常被看成是处理心灵问题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佛教很早就发现了呼吸和人的心理的关联性,例如,人的心理层面的细微反应,常会在呼吸上有所表现,恐惧时呼吸急促粗重,抑郁时呼吸缓慢无力等等。在对呼吸的观照中,“心”能培养对当下的敏锐觉知力,察知我们的负面习性,清楚烦恼的来源,从而止息痛苦,获得真正的轻松、自在和安详。
佛教认为,让我们产生种种痛苦、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深刻根源,是我们的思维习性。简而言之,一切负面的心态来自负面的思维习性。佛教用“我执”来说明我们是多么沉迷于自己积成习性的思维方式——执著于认为我们惯有的思想就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我们太容易陷入到“我执”中,给自己带来麻烦、苦恼,以致产生种种精神障碍。
摆脱“我执”最有效、易行的方式就是观呼吸。它让我们在觉察气息出入的简单行为中,清醒而警觉地观照自己当下的身心,看清身体里面生起的每一个想法,看着它产生于“我执”的心理,再看着它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又如何消失……这个过程越能清晰、细致地觉察,我们就越了解自己,从而离错误的思维习性越远,离内观的目标越近,当观察到自己是如何被负面习性控制,就看清了自己当下的状况
及生活的真相,改变这种思维习性,建立正面的思维方式,烦恼也就自动消失了。同时,随着一呼一吸,不断摄入天地自然的清气、吐出自身体内的浊气,我们的身体也能保养得更健康、更精力充沛,更能以全新的心态面对及承受外境的各种压力。
观呼吸也是我们深入内心探索自我最方便的途径,当我们在平日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取一小段时间,观察鼻息的状况,清楚这时心中的各种想法,不仅能迅速平和情绪、缓解焦虑,也能看到那些微妙而流动、深藏在习性中的潜意识心理,如此真实、深刻,从而真正地从烦恼中走出来,获得最大的平静和放松。
《图解观呼吸》延续了修心坊系列对都市静心法则的探讨,以通俗易懂、新鲜直观的现代图解方式,介绍了内观禅修中独特的观呼吸法,将不易弄懂的抽象的佛教概念以清晰的图表及形象的插图阐释,使读者在观呼吸的静心旅程中,正念于呼吸,察知当前所有的负面情绪,让此刻的生命不再卷入到烦恼中。从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时刻观照当下的自己、修正错误的思维习性,以更正确、有效的心态及思考方式,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