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宇宙,瑜伽,玄学,意识,奥秘,觉悟,导师,女王,情绪,境界,水晶)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男女丹工异同辨
序
集说
陈撄宁《女子修炼及流派》节选
大成捷要·坤元经
坤元经·斩龙浅说
女丹秘旨
丹诀总录
活子时辨
太阴炼形术
女丹要言
女丹汇解
前言
中华仙学养生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以我的推断,其历史源头和中医药学当是同源而分流的。说同源,当然,中医药学的历史要比仙学更为悠久。因为自从有了原始人类,医药学即开始萌芽,继而才有仙学伴随产生。如果说医药学是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经验之上,那么,仙学乃是产生于人类生活的理想之上。由理想而后才产生实践。自从仙学产生之伊始,仙学养生的部分方式即嫁接或借用在中医药学之上的——这便是外丹烧炼和服食术。原始人类从最早的伙食当中偶然发现某些经过火烧过的食物和矿物植物,当人不经意服食之后,竟会治好某些疾病,竟会产生生理上某些良性反应,并且利于健康和长寿。于是后来,外丹烧炼术便由众多的偶然发现转入必然的研究实验,使之最终成熟为一门专门的仙道学问。而原始人类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充足的冬天睡眠时间,又会从某些智者中偶然发现,无思无虑的清静状态的长期维持,不仅会缓解、消除许多疾病,而且会使生理发生许多奇妙变化:或者白发转黑,或者齿落复生,或者肌肤变细变嫩等等。于是后来,由众多偶然体验到必然进行研究实践的清修养生术和仙道之术也应运而生,并且最终成熟为仙学的又一门类。我推断,外丹烧炼和清修,它们的历史源头最迟不会低于两万年。它们最早是脱胎于中医药学,而后方成为一门独立的养生学问,因此是谓“分流”。
但虽谓“分流”,却又始终与中医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中医药学从总的目的上讲,是为人类的养生服务的。它们虽然起不到仙学养生所能发挥的对人生命终极关怀的作用,但也可以在一定层次和某些方面为仙学养生所服务所利用。
但是,最初的清修养生术还不能算作仙学养生的功夫学问。因为,仙学养生的功夫学问是建立在清修养生术有了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效验以后,逐渐诱发了人类长生不死并有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生命无限自由”的念头,从而在清修养生术的基础上分析、探索、研究天人之间的奥秘以及人的生命奥秘后,主动采取一些特殊的调心、调息、调形和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并与之匹配的“火候”等技术性手段,持之以恒地进行修炼,以求达到最终成仙的理想目的。所以说,“功夫”的含义就是:用特别的方法、技巧和措施,通过恒持修炼所得到的扎实效验。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最初的仙学养生功夫,男女大致是没有区别的。但由于男女在生理上确又存在某些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没有区别的功夫对于确有区别的生理,功夫效验肯定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或于男此利彼弊,或于女此弊彼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就会唤起从事仙学养生的圣哲们再度进行男女修功异同的探索研究。这样一来,就逐渐有了男子丹法和女子丹法某些方面之异同的探索和经验。
若从中华人类的发展史和文化史考察,女子丹法的产生和成熟应该远远早于男子丹法。何以这么肯定作答,事实在于我们现在从一些历史文献的介绍上可以知道,五千年前,黄帝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中医药家和仙学养生家。黄帝曾经拜求过很多位医药学和养生学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当中就有今人所能知道的好几位女老师,如西王母、玄女、采女、素女等。这个情况反映出的历史事实是,人类社会在进入父系社会之前,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母系社会(历史学又称“母权社会”或“母系氏族社会”)。正是这个漫长的母系社会,使得置身其中的女性养生家们,有了一个最优越的女子丹法的探索实验和积累经验,继而获得成功的时间过程。
依我的粗浅认识与推理,母系社会时的女子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清修,一种是双修。而这两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能只是分段分层次分别而用罢了。
母系社会中有一个与父系社会完全不同的婚姻制度,这就是“女权婚姻”。因为这时女性在生产资料的拥有和分配上处于绝对权力,所以在婚姻上同样也拥有这种绝对权力。特别是对于一个掌管氏族权力的女人,她想得到哪个男人做配偶就一定能得到;她不想要哪个男人做配偶,只要某一晚上不让那个男人进卧室就行了。女子到了结婚年龄,家里就会为她单设一个卧室,她从此就可以凭着她的爱与不爱,来自由自主迎接或拒绝深夜来到卧室外造访求爱的不同男人们。被准许入房的男人,天未亮以前一定要赶回自己“娘”家。一生如此。那时,在一个家庭里,只有母亲和舅舅,而没有父亲。“父亲”永远只能住在“娘”家。而且“父亲”这个角色既是埋名的,又是不固定的。我想那时的婚姻,纯粹是以“爱”为根本条件而存在。这“爱”可以是单纯的性爱,也可以是感情之爱;可以是一宿之爱,也可以是一生之爱。只要有爱的基础,爱就维系,否则爱就结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个时候离封建社会还很遥远,因而也就没有封建思想,婚姻和性都是自然合理的开放。这种特殊的以女权为中心的性文化时代,给女子丹法的研究实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男子丹法的研究探索获取了许多相关的经验(当然其中两者均不乏无数的教训,甚至是沉痛的教训)。
据知在先秦时代,女丹经和男女双修的丹法典籍都是很多的。但这时的社会早已转型为父权社会,在以男人为主导的社会制度里,妇女在社会中属于从属的地位,女子丹法自然缺乏了风行于世的社会土壤,不被社会所倡导,自然呈现为自生自灭的状态。相反,以男性为中心的长生久视的神仙之术则大行其道。我们还有理由推断,后来有两次大的政治与文化变革,使女子丹法与男女双修的历史典籍更加遭到灾难性的毁灭,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后来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信仰神仙不死之事的,但他们对其他相关学术典籍的销毁,大约只是想把这些大众均可享受的福利变为一种特权内的享受罢了。所以自汉代以后,许多这方面的历史文献都散失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是少之又少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历史发展到后来,父权夫权加上封建伦理,使女子丹法几乎完全失去了社会生存的土壤。
当然,话又说回来,尽管几千年来女子丹法的行施几乎完全丧失了其社会生存的土壤,但作为内丹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作为后来历史上仙学传承的隐秘性,女子丹法也所幸没有真正湮灭。历代也出现过一些颇有成就的女丹修炼家,如三国至晋时的谌姆;晋朝魏夫人;唐朝谢自然、何仙姑;宋朝曹文逸真人;元朝“北七真”之一的孙不二……直到清代至民国时期,虽未闻有证果很高的女丹家,但从事女丹功修炼且出类拔萃的女丹人才还是后继有人。当时,中国仙学界的“仙学”倡导者和领军人物陈撄宁先生,并于女丹功法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整理工作。但再往后来,由于社会变革的复杂原因,女子丹法真正面临到行将消亡的衰微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气功热潮在中国兴起。因为在气功爱好者当中女性人数所占比例大于男性人数,这实为女子丹法的再度复兴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