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的灵学社,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课程终身会员198元;

③线上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馆长社长创始人每周分享干货;

④全国最大的线下灵学交流分享会,每月每次900元;

⑤终身灵学圈子精英社群30000元,入私密群,共建一个属于我们灵学爱好者的家。

想加入我们,请联系我微信:356508476



  各位朋友,好不容易找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称《一个牧羊男孩的历险记》或《炼金术士》的简体中文翻译版了。各位,前阵子看繁体的也许看累了。我今天就把完整的中文版刊登了。最好是把文章全选,黏贴去WORD,这样你就可以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给自己两个小时,泡上杯咖啡或好茶。好好品味。。。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保罗·科埃略(巴西)

  译:孙成敖

  序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象征性作品,它有别于非小说体的《朝圣》,这一说明至关重要。

  我曾花费十一年时间研究炼金术。点铁成金或发现长命液的天真想法实在太迷人了,足以令人不去注意任何其他的魔术。我承认,长命液曾使我最感诱惑:在领悟和感受到上帝存在之前,万物终有一天将会消亡的想法使人感到绝望。因此,当得知有可能获取一种可以使我生命延长许多年的液体时,我便决定全身心地致力于它的提炼。

  七十年代初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一个时期,那时还没有关于炼金术的严肃出版物间世。于是我像本书中的一个人物那样,开始用我所有的很少一点钱购买进口图书,并且每天花费许多时间致力于研究复杂难懂的符号学。我在里约热内卢曾找过两三位认真从事元精研究的人,可他们拒绝见我。我还认识许多自称是炼金家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许诺教我点铁成金技艺的秘密,而我要给他们真正的财富作为交换条件。今天我已明白,他们其实根本不懂要准备教给我的东西。

  尽管我全身心地致力于此,结果却是绝对的一无所获。炼金术教程以其复杂难解的语言所断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过。这种语言乃是些无穷无尽的象征符号,龙的,狮子的,太阳的,月亮的,还有水星的,因为象征性语言有极大的模棱两可性,所以我总有一种误人歧途的感觉。一九七三年,因为毫无进展使我感到绝望,于是我采取了一种极为不当的做法。当时我与马托格罗索州教育厅签订了合同,在该州教授戏剧课程,在题为"绿宝石书板"的戏剧实验课上,我利用了一下我的学生。这件事再加上我曾数次涉足魔幻术的沼泽地,使我在第二年亲身体验到"哪里做便那里结"实乃一句至理格言。此刻我周围的一切彻底崩溃了。

  以后的六年,我对与神秘领域有关的一切均持一种相当怀疑的态度。在精神流放期间,我学到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我们只接受最初从灵魂深处加以否认的那种真理;我们不应逃避自身的天命;上帝之手虽然严厉,但又是无限慷慨的。

  一九八一年,我结识了拉姆教派和我的导师,后者引导我回到了已然为我设计好的道路上。他按他的教授法对我加以训练,与此同时,我重新开始独立研究炼金术。一天晚上,在讲完一堂使人精疲力竭的传心术课程之后,我们交谈起来,我问炼金术士们的语言为什么是那样的空洞和难解。

  "炼金术士有三种,"我的导师说,"第一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第二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而且还知道炼金术的语言所指向的是心灵而不是理智。"

  "那么第三种呢?"我问。

  "他们从未听说过炼金术,但是却通过自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哲人石。"

  我的导师属于第二种,他决定给我讲授炼金术课程。我发现,这种令我如此气恼和感到茫然的象征符号,乃是进人世界灵魂或是荣格所称的"集体无意识"的惟一方式。我发现了天命和上帝的痕迹,它们是真真切切的,但因其简朴曾被我的理性推论所拒绝接受。我发现,取得元精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地球上所有人类的共同任务。当然,元精并不总是以蛋状物或装著液体的小瓶的形式出现的,但是毫无疑问,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深人到世界灵魂之中。

  因此,《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同样是一部象征性作品。通过其篇章,除了转述有关我所学到的一切之外,我还力图向终于理解了宇宙语言的伟大作家表示敬意,例如海明威、布莱克、博尔赫斯(他也将波斯的历史运用于他的一个短篇小说中)、马尔巴·塔罕等。

  为了结束这篇长长的序言和阐明我的导师谈及的第三种炼金术士想要表明的意思,值得回忆一下他在实验室里向我讲过的一个故事。

  圣母抱著圣子耶酥决定降临人间并参观一座修道院。所有的神父都深感自豪,他们排成一个长队,逐个来到圣母面前表示敬意。一位神父朗诵了动听的赞美诗,另一位展示了他为《圣经》所绘制的彩画,第三位讲出了所有圣徒的名字。就这样,神父们一个接著一个地向圣母和圣子表示了敬意。

  排在队伍最后的是该修道院最贫穷的一位神父,从来没有读过那个时代的充满智慧的著作。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附近的一个老马戏团里工作,他们教给他的全部东西就是向空中抛球。

  轮到他的时候,其他神父便想结束这场表示敬意的活动,因为这位老杂耍艺人没有任何要事可讲,可能会损害修道院的形象。但是在那位老神父的内心深处,同样也产生了要把自己的某种东西献给耶酥和圣母的强烈渴望。

  他有些羞愧,因为他感到了同伴们的责备目光。他从口袋里掏出几个橙子,开始把它们抛向空中,玩起了杂耍,这是他惟一会做的事情。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圣子耶酥笑了,并开始在圣母的怀里鼓起掌来。于是圣母将胳膊伸向老神父,让他摸了一下圣子。

  作者

  第一部

  那个男孩名叫圣地亚哥。暮色开始降临时,他与他的羊群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古老教堂的门前。教堂屋顶很久前就已然塌落,在原先是圣器室的地方,已经长出了一棵巨大的埃及榕。

  男孩决定在这里过夜。他把所有的羊赶进残破的大门,随后又用几块木板挡在门上,以防夜里羊儿可能走失。这个地区没有狼,但有一次一只羊在夜里走失了,次日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寻找这只迷途的羊儿。

  他把自己的外衣铺在地上,然后躺了下来,把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当作枕头来用。入睡之前,他提醒自己需要开始读一些更厚的书,读完这样的书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夜里当作枕头也会更加舒适。

  当他醒来时天还没有亮。抬头向上望去,透过损毁了一半的屋顶,可以看到星星在闪烁。

  "真想再多睡一会儿,"他想道。刚刚做了一个梦,与上周所做的完全相同,而且也是在梦结束之前便醒了。

  他起身喝了一口酒,然后拿起牧羊拐杖,开始捅醒那些仍在睡觉的羊儿。他己经注意到,只要他一醒,大多数羊也同样开始醒来,仿佛有某种神秘的能量将他的生命与羊儿的生命联在了一起。两年来,他领著羊儿们走遍这块大地,寻找著水和食物。"它们已经太熟悉我了,所以知道我的作息时间。"他喃喃自语道。他思索了片刻,心想也可能恰恰相反,是他熟悉了羊儿们的作息时间。

  不过,仍有些羊儿要再过一会儿才醒。男孩一边呼唤著每只羊的名字,一边用牧羊杖一只接一只地捅醒它们。他一直相信这些羊能听懂他的话,所以有时他习惯于把书中的精彩片断读给它们听,或是向它们诉说一个原野上的牧羊人的孤寂与欢乐,还会把在经常路过的一些村庄所见到的新鲜事向它们做一番评论。

  但是最近两天,他的话题实际上只有一个:那个女孩。她是一个商人的女儿,住在距此地还有四天路程的那个村庄里。他只是去年到过那里一次。那个商人经营著一间纺织品商店,他总是喜欢让人当著他的面来剪羊毛,以免有人弄虚作假欺骗他。一位朋友介绍他去这家商店,牧羊少年就赶著羊群到了那里。

  "我需要卖一些羊毛。"男孩对商人说。

  商店里顾客盈门,商人要求牧羊少年等到快傍晚时再说。于是男孩便坐在商店门口碎石铺成的路面上,从搭褪里拿出了一本书。

  "我不知道牧羊人还会读书。"他的身边响起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这是一位典型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少女,一头飘垂著的黑发,眼睛能使人朦胧地联想起昔日的征服者摩尔人。

  "那是因为羊群比书本能够教会人们更多的东西。"男孩回答说。两个人接著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女孩说她是商人的女儿,还谈起了村庄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牧羊少年则讲述了安达卢西亚的原野,还有他在走过的那些村庄里所见到的种种新鲜事情。不必总要和羊儿们谈话了,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

  "你是怎么学会读书的?"有一刻女孩问道。

  "跟所有其他人一样,"男孩回答说,"是在学校里学的。"

  "既然你会识字读书,为什么还只是个牧羊人呢?"

  男孩找了个随便的借口,回避了她的问题,因为他确信女孩是永远不会理解的。他又继续讲述起一路上发生的种种故事,由于惊奇与害怕,女孩的那双摩尔人似的小眼晴时而睁开时而又闭上。随著时光的流逝,男孩开始盼望那一天永远也不要结束,女孩的父亲一直久久地忙碌,让他在这里等上三天。他察觉到自己正体验著过去从未有过的一种感觉:想在同一个地方长久生活下去的愿望。和这个乌黑头发的女孩在一起,每天的日子将永远不会相同。

  但是商人最终还是出现了,吩咐男孩剪下四只羊的羊毛。他付羊毛钱给了男孩,并请男孩明年再来。

  现在只差四天就可以重新抵达那个村庄。他感到兴奋,同时也有所不安:也许那个女孩己经把他给忘记了。有许多牧羊人从那里经过和出售他们的羊毛。

  "没关系。"男孩对他的羊儿们说道,"我也认识其他地方的别的女孩。"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知道是大有关系的。无论是牧羊人还是海员以及流动商贩,他们总会去过一个地方,那里又会有某个人能使他们忘记掉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的快乐。

  天刚刚破晓,男孩便赶著羊群朝太阳的方向走去。"它们永远不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他想道。"也许这正是它们总要紧紧依随我的原因。"羊儿们感到的惟一需要就是水和食物。

  只要男孩知道哪里是安达卢西亚的最好牧场,它们就将永远是他的朋友,哪怕是它们的日子一成不变,哪怕是在日升日落之间耍慢慢度过很长的时间,哪怕是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它们从未读过一本书,也不懂人们讲述村庄里发生的种种新鲜事时所使用的语言。有水和食物它们就会高兴,这就足够了。作为回报,它们会慷慨地献出它们的毛,它们的陪伴,还不时地献出它们的肉。

  "假如我今天变成了一个魔鬼并把它们一只一只地杀死,它们也只有在几乎全部羊群被杀光之后才会察觉,"男孩想道。"因为它们相信我,而且忘记了相信它们自己的本能。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能带领它们找到吃的东西。"

  男孩开始对自己的这些想法感到惊讶。也许里面长著那棵埃及榕的教堂闹鬼吧。它让他再次做了一个同样的梦,并正使他对一直如此忠实的羊儿心生嫌恶。他喝了一点儿头天晚饭剩下的酒,并把外衣更紧地裹在身上。他知道,再过儿个小时,当太阳升至头顶,炎热将使他不能带领羊群继续在原野上行进。那是所有西班牙人夏季睡觉的时刻,炎热一直要持续到夜晚降临,在整个这段时间里,他不得不总是拎著外衣。不过,每当他想抱怨外衣厚重时,便总会忆起正是因为有了它,清晨他才不会感到寒冷。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必须总要对此有所准备,"他想道, 并对厚重的外衣心存感谢之情。

  外衣的存在有个目的,男孩同样也有自己的目的。两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安达卢西亚平原,已经熟悉这个地区的所有村镇,而旅行便是他生活的大目的。这一次他准备向女孩解释,为什么他这样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会识字读书:他在一所神学院一直读到十六岁。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神父,那会令一个普通的农家引以为荣。父母亲只是为了得到食物和水而辛劳,和他的羊儿们没有什么两样。他学习了拉丁文、西班牙文还有神学。然而,从儿时起,他就梦想了解世界,这远比了解上帝或是了解人类的罪过重要得多。一天下午,他回到家中,鼓足勇气对父亲说,他不想当神父,而是想外出旅行。

  "孩子,世界各地的人都到过我们这个村庄,"父亲说道,"他们前来寻找新鲜的事物,可他们继续是原来的老样子。他们一直爬上小山去观看城堡,认为过去要比现在好。他们或是长著金发,或是长著黑皮肤,但和我们村里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可我却没有见过他们那里的城堡。"男孩反驳说。

  "这些人在了解了我们的田野和这里的女人之后说,他们喜欢永远在这儿生活。"父亲继续说道。

  "我想了解他们生活的地方和那里的女人。"男孩说道,"他们从来没有在我们这里留下来。"

  "这些人口袋里装满了钱。"父亲又说,"而在我们这些人当中,只有牧羊人才能去旅行。"

  "那我就去当牧羊人。"

  父亲没有再说什么。第二天,他给了儿子一个钱袋,里面装著三枚西班牙古金币。

  "这是有一天我在田里发现的,本想作为你的财产献给教堂。拿去买你的羊群和周游世界去吧。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们这里的城堡是最有价值的,我们这里的女人是最漂亮的。"

  他祝福了儿子。男孩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出,父亲同样也渴望周游世界。数十年来,他为了水和食物操劳,总在同一个地方人睡,使他企图深埋这种渴望,然而尽管如此,这种渴望却依然存在。

  朝霞染红了东方,随后太阳便跃出了地平线。男孩回忆起与父亲的那次谈话,感到十分开心。他已经看到过许多城堡,认识了许多女人(但是没有一个与曾等候过他两天的那个女孩一模一样)。他有一件外衣,一本可以用来去换另一本的书,还有一群羊。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在实现自己生活的梦想:旅行。一旦厌倦了安达卢西亚的原野,他可以把羊群卖掉,转而成为一名海员。等他厌倦了大海时,一定已经去过了许多城市,认识了许多女人,经历过许多幸福的时刻。

  "我不知道如何在神学院里寻找上帝,"他望著冉冉升起的太阳心中想道。只要有可能,他总是会寻找一条新路行进。虽然他从这里路过了不知多少次,却从未到过那座废弃的教堂。世界广阔无恨,假如他让羊群带领自己哪怕走上片刻,他就将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问题是羊儿们不会察觉它们每天都正在走新路,不会注意到草场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换--因为它们关心的只是水和食物。"

  "也许我们所有人也是如此,"牧羊少年思忖道,"连我也是这样,自从认识了那个商人的女儿之后,我就没再想过其他的女人。"他抬头望望天空,估摸午饭之前可以到达塔里法城。在那里,他可以用自己的书换回一本更厚的书,可以灌满一瓶酒,还能刮胡子和理发。他必须为去见那个女孩做好准备,而且不愿去想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另外一个牧羊人赶著更多的羊儿,在他之前到了那里向女孩求婚。

  "实现梦想让生活变得有意思是完全可能的,"男孩边想边再次望望天空并加快了脚步。他刚刚记起在塔里法住著一位能够释梦的老妇,而那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曾经做过一次的梦。

  老妇把男孩领进家中最里面的一个房间,一张用彩色塑料条制成的帘子将它与客厅隔开。房间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幅圣心耶酥的画像。

  老妇坐下来,并让男孩也坐下。然后她握著男孩的双手开始低声祈祷。

  念诵的仿佛是吉卜赛人的祷词。男孩在路上遇到过许多吉卜赛人,他们周游四方,但并不放牧羊群。人们常说,吉卜赛人总靠欺骗他人为生。人们还说,他们与魔鬼订有盟约,还拐骗小孩到他们神秘的帐篷里去充当奴隶。小时候,男孩就因为担心遭到吉卜赛人的拐骗而怕得要死。现在,当老妇握著他的双手时,原有的那种恐惧重又出现了。

  "但是这里有圣心耶酥像。"男孩想道,竭力使自己更镇静一些。他不想让自己的双手发抖,不想让老妇察觉出他的恐惧。他暗自默诵了一遍天父经。

  "真有意思。"老妇望著男孩的双手说道,然后便又沉默不语。

  男孩紧张起来,双手不由自主地开始抖动,老妇察觉到了这一点。男孩赶紧把手抽了回来。

  "我不是来看手相的。"男孩说道,已经后悔自己走进了那个家。他想了片刻,觉得最好是交钱走人,哪怕是一无所获。他太看重一个做过两遍的梦了。

  "你是来找我解梦的,"老妇说道,"梦是上帝的语言。如果上帝使用的是世俗的语言,我就能够做出解释。但是如果他使用的是心灵的语言,那就只有你自己才能够理解。不管怎样我都要收费。"

  又是一个诡计,男孩想道。但是他决定冒险。一个牧羊人总要遇上碰到狼或是干旱的风险,正是这一点才使牧羊人的生涯更富于刺激性。

  "我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男孩说道,"梦见我在田野放羊时来了一个小孩,他开始和羊儿们玩耍。我不喜欢有人逗弄我的羊,它们害怕生人。不过,孩子们总能逗弄它们又不使它们受到惊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明白羊儿怎么会识别人的年龄大小。"

  "回到你的梦上来,"老妇说道,"我的火上还放著锅,况且你只有不多的钱,不能占用我的全部时间。"

  "那个小孩继续和羊儿玩耍了一阵儿,"男孩接著说道,显得有些不自在,"突然,他抓起我的双手,把我一直带到了埃及的金字塔。"

  男孩停顿了片刻,想看看老妇是否知道埃及的金字塔是什么,但是老妇没有开口。

  "在埃及的金字塔,"男孩慢慢地讲出这几个字,以使老妇能够听明白,"那个小孩对我说:。如果你来到这里,就会找到一批埋藏著的财宝。'正当他要指给我宝藏的具体位置时,我就醒了。两次都是这样。"

  老妇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再次拿起男孩的双手仔细地研究了一番。

  "现在我不收取你任何费用,"老妇说道,"但是如果你找到了宝藏,我想要其中的十分之一。"

  男孩高兴地笑了。因为事关一个宝藏之梦的缘故,他就可以省下他不多的钱来了。老妇准是个吉卜赛人--吉卜赛人都像驴一样地蠢。

  "那你就为我解梦吧。"男孩说。

  "你先要发誓,发誓将你的财宝的十分之一给我,作为我为你解梦的酬金。"

  男孩发了誓。老妇要求他望著圣心耶酥像重复一遍誓言。

  "这是一个使用世俗语言的梦,"老妇说道,"我能够解释它,可这个梦非常难解,因此我认为我理应从你的财宝申拿到我的那一份。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应该去埃及的金字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金字塔,但假如一个小孩向你展示过,那就是因为它们确实存在。你会在那里找到那批财宝,它将会使你成为富翁。"

  男孩先是感到吃惊,随后便感到气恼。他无需为此而来找这位老妇。但是他终于想到自己可以不用付任何费用。

  "我不需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听这种话,"他说道。

  "所以我才对你说你的梦难解。简单的事物却是最不寻常的,只有智者才能洞悉。既然我不是个智者,所以我必须熟悉其他的技艺,比如看手相。"

  "我怎么到埃及去呢?"

  "我只是解梦,并不知道如何把梦变成现实。正因为如此,我必须靠我的女儿们养活。"

  "如果我到不了埃及呢?"

  "那我就拿不到我的酬金了。这将不会是第一次。"

  老妇没有再说什么。她要男孩离去,因为她己经为他失去了许多时间。

  男孩失望地离去了,并决定再也不相信梦了。他想起还有几件事需要办理。他去商店买了些吃的东西,又把自己的书换成一本更厚的书,然后在广场的一张长凳上坐下来品尝刚买的新酒。这一天天气很热,而酒却因为一种深不可测的玄妙使他的身体略感清凉。羊群被关在城门口他的一位新朋友的羊圈里。他认识这一带的许多人,正因为如此他喜欢旅行。旅行总能结交新的朋友,又不需要日复一日地与他们在一起。当一个人每天看到的总是一些熟面孔时--在神学院就是如此--,这些人最终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便开始想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不是像他们期望的那样行事,他们就会厌恶你,因为所有的人对我们应该如何生活都有一个固定的观念。

  但他们对自己应该如何生活却从没有任何概念。就像那个给人解梦的老妇,她不知道如何把梦想转变成现实。

  他决定等太阳更西沉一些之后,再赶著羊群上路。还有三天时间,他就会与那个商人的女儿见面了。

  他开始阅读从塔里法的神父那里换到的新书。书很厚,第一页就讲述了一场葬礼。除此之外,人物的名字非常复杂难记。假如有一天我来写一本书的话,男孩想道,每一次我只介绍一个人物出场,以便让读者无需去记住人物的名字。

  当他能集中一些精力进行阅读时--阅读起来很憾意,因为描写的是一场雪地里的葬礼,能带给坐在大太阳底下的他一种清冷的感觉--,一个老翁在他身边坐了下来,开始与他搭汕。

  "那些人正在做什么?"老翁指著广场上的人们问道。

  "正在工作。"男孩冷淡地回答道,接著便装出一副重新集中精力读书的样子。其实,此刻他正在想象当著那个商人的女儿面剪羊毛的情景,好让女孩目睹他是如何有能力去做些有趣的事情。这一场面他不知想象过多少次了,每一次当他向女孩开始解释羊毛要从后面向前剪的时候,女孩都会听得入神著迷。男孩同样还回忆起几个动听的故事,他边剪羊毛边讲给女孩听。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他从书中读来的,但当他讲起来时却要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似的。女孩永远不会知道其中的不同,因为她不识字。

  然而老翁却不肯罢休。他说他又累又渴,请求男孩给他喝一口酒。男孩把酒瓶递给他,以为也许老翁会因此而沉默不语。

  但是老翁无论如何还是要与他交谈,间男孩正在看什么书。男孩本想对老翁粗鲁行事,换另外一条长凳坐下,但他父亲曾教导他说要尊重比他年长的人,于是他便把书递给了老翁。这样做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不知道书名如何读;其二是如果老翁也不会读,为了不感到羞愧,对方自己就会换另外一条长凳去坐。

  "噢……"老人把书接过来左看右看,仿佛它是一件奇怪的物件,然后说道:"这本书很重要,不过十分令人厌烦。"

  男孩吃了一惊。老翁也识字,而且己经读过这本书。如果这本书真像老翁说的那样令人厌烦,他还有时间去换另一本。

  "这本书讲的东西几乎同所有的书所讲的一样,"老翁接著说道,"认为人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命运,还要所有的人都相信世界上最大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