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仙人指路

(灵性图书馆,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目录

作者简历

绪论/谢世维

秘篆灵符 ──神秘的道教符图世界/谢世维

重塑与融合 ──汉魏六朝「道教」史/李龢书

漫漫离家路 ──走入社会的唐代道教女性/方韵慈

九转金丹练成仙 ──连苏东坡都爱的内丹功/李忠达

脱去儒服,我们也学道 ──宋朝士大夫的道家世界/李长远

上穷碧落下黄泉 ──翱翔在道教与文学的世界/高振宏

玄仪特授 ──近代四川地方道教中的全真科仪/蒋馥蓁

十里洋场的分岔路 ──现代天师与仙学先驱的宗教人生/李志诚

流沙退却后的古韵风流 ──道教在敦煌/张鹏

东亚道教文化 ──「桃」意象及其流衍/赖思妤

版权页

绪论

道教文化是一片辽阔弘深的海洋,自中古时期开始,滋养着东亚汉文化圈的灵魂,许多高道名士,潜入其中,领略道教的绚丽光彩,契入生命的至高圆满,引发无限的哲思,抵达想像的极致。

道教是一扇通往中华文明传统精髓的窗,文明基因凝聚在道教的象征系统之中,成为人文精神的珍宝。其思想的灵通妙用,影响着世代的文学、艺术、宗教、心灵,所展现的壮丽与恢弘,是道体法用的印证,也体现东亚汉文化圈精神文明的精深与博大。

道教的范畴极广,在历史上包括正一派住观道士、正一派火居道士、全真教出家传统、地方法师传统、扶乩传统为中心的道坛、养生居士团体、修练的隐士传统等差异极大的不同范畴。其中道观道士与火居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也是道教的核心人士,但是道教也存在于宫廷文化、士人传统以及平民百姓的日用之中,贯穿社会各阶层;凌越亘古千年。

道教是建立在古代中国宗教、思想、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宗教传统,古代宗教与巫祝传统、神仙信仰、道家学说、阴阳五行思想、谶纬学说等都是道教的泉源。中国士人一方面实践儒家理想的经世之道,心灵却寄托于超俗的道教生活。隐逸自然的生命情趣、道教的价值与理想,才是士人内心的向往,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空间,让心灵能够自由徜徉。古代许多的士人或有道斋、道室的生活空间,也持斋奉戒、阅读道经、习持科仪、修炼丹药等,体现一种道教的生活情怀,著述常常与个人的道教志趣融合,结合道术、神仙,充满着道教的超俗想像,从修仙、炼丹到礼忏、斋醮,蕴涵丰富的道教内容。这不但是私领域的追求,更是心灵与生命的最终关怀。

道教是民族共有的记忆,烙印在生命之中,成为一种宇宙观、生命观。记忆由无数的故事组织而成,人可以组合其记忆,以适应当前的情状。记忆是体验与想像的再造,在遗忘与忆起之间,道教有了生命。集体的记忆根植于口耳相传的传说,而代代相传的文本更是一种权威,传承也是记忆的依据,并能够建立认同与身分定位。

这些古老的记忆并非完全建立于史实,而是对传统的深厚情感与连结,与生活有真实的扣连,它是一种泉源,来自深广的文化资料库,其中有些来自道经的智慧,有来自物质层面如建筑、壁画或仪式画中的绚烂景观,或仪式专家所穿着的绛衣法服,有些来自非物质层面如各地区传承的音乐唱腔与节奏,亦或是庙宇、仪式中的袅袅清香。各种官能的体验,都成为记忆的资源,当这些记忆构成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时,就形成一种宇宙观,无时无刻不在华人的心灵中运作着。

本书所收的道教故事,从不同面向观照道教,每位作者以独特的笔法,呈现风格迥异的文学趣味。历史上道教的多种面貌提醒我们,道教并不是一个单一化的传统,道教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对立、共存、交会、整合,蕴含创造力与生命力,交织出历史各种维度与显像。书中的故事都代表着道教在中国心灵世界的绽放,引发我们无尽的想像,也提出许多的问题:

最早的道教团体五斗米道如何兴起?张鲁又是如何用道教的思想与制度来统治一个王国?

唐代的女性如何脱离家庭的羁绊、社会的压力,而能够专心修道、证得仙真?宋代的士人为何热爱道家思想?陈抟所修练的睡功究竟是什么?范仲淹为什么如此钟情道教?

宋代雷法的法术如何透过符文来招雷祈雨?历代的张天师又如何透过天师符来治灾患?各朝代的天师符为何在民间受到欢迎?

内丹的奥秘是什么?如何练得出阳神?为什么连苏东坡都爱练内丹?

道教对仙界天宫和神异精怪的想像,是中国文人灵感的泉源,这些意象如何转化为动人的文学?

一位传奇的道士陈复慧如何在十八世纪的四川地区创造出一个科仪传统《广成仪制》,而且深深影响近代的道教科仪?

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如何被一位道士发现,这些珍贵的经卷又是如何流散,进入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而敦煌又藏了多少的道教经卷?

西王母与仙界仙桃的故事如何传到日本、韩国,成为女儿节以及长寿的象征?

民国时期两位道教界巨擘,一位是传统派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一位是创新派、提倡科学化仙学的陈撄宁,他们如何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将道教带入现代世界?

这些短文透过道教文化的多元面貌,呈现一篇篇优美篇章,如同在生命之洋撷取一瓢,轻啜着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广袤。

除了本人以外,这些篇章都是由新世代的道教研究者撰写,他们刚刚进入道教研究的领域,却在道教文化研究上已经有过深耕,对这个冷僻的领域保有着初心与热忱,愿意将他们的研究以平实易懂的文字,介绍给更多读者。本书的完成,要感谢这些年轻的道教研究者,有他们投注时间撰写文章,才能让一本包罗各种主题、呈现多元面向的书籍问世。特别感谢李忠达教授长达一年多来不间断的联系与沟通,促成本书的撰写与出版。

道教是美与神圣的泉源,具备深厚的文化与精神传统。中国的诗词文化、山水艺术、音乐传统、美学思维莫不受道教影响。期望这些篇章能够带领读者进入这个充满奥秘与美感的世界,一个丰富深邃却备受忽视的优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