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的灵学社,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课程终身会员198元;
③线上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馆长社长创始人每周分享干货;
④全国最大的线下灵学交流分享会,每月每次900元;
⑤终身灵学圈子精英社群30000元,入私密群,共建一个属于我们灵学爱好者的家。
想加入我们,请联系我微信:356508476
一、 三生石上
走过漫长的生命轮转……
嗯……你的前情提要很不错,我喜欢你说的“千年不遇”……老大你出现了!你非得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你说过你随时都在,却在我最需要时你又不理我了……我已经等了整整两个礼拜!
书籍出版后,你不也中断了好些时日没这样呼唤我?其实我一直都在……你这些日子以来事情不少吧?
是啊!我应该说,事多却不忙,因为我不喜欢忙乱,而一忙就难免乱,只是偏偏还是出现让我心乱的事情,闹得我心神不宁、七上八下的……你愿意说说吗?
我……好吧!我……我想我恋爱了……
你说什么?
我~恋~爱~了!!
怎么?你受了什么刺激吗?
为什么这样说?
我想我该恭喜你!尤其是你年届不惑……只是,这可能不是你目前该有的状态。
怎么说?
并不是说你不该谈恋爱,而是你的初衷并不恰当。你受制于你的感官而陷入迷惑,她的出现已经让你心猿意马失去了该有的平静。不过这对你和本书读者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他们不一定会关心你的恋情,却能透过因你恋情而起的这本对话找到调整情爱的方式。你们多半都有情感的问题,对情感的误解已经让你们的人生失去了更多的精彩。
误解?你的意思像是说,我们都不懂情感?
你们不仅不懂什么是情感,也都误解了爱与爱情。爱情与情感只是身体感官的觉受,就像思想和心情一样随时在变化着;而爱是情感的基础,没有爱,一切都不会发生。少了身体的感官觉受,甚至连爱情和情感也无立锥之地。
你说爱情和情感只是感官的觉受?爱情和情感难道不是由爱生出、由心感受?
在你对一切人、事、时、地、物产生情感或是爱情之前,皆是透过你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撷取视、听、味、触等资讯;这些资讯累积在你的脑袋——或是意识当中,随着时间和次数的增加,成为一种意识当中的惯性,被植入了潜意识,所以才会有日久生情的说法。所谓日久所生的“情”不过是“习气的反射”!这对象不只适用在人,也适用在时间、地点和物品甚至是事情上,其实说穿了就是习惯罢了!
那一见钟情又怎么说?
你以为你脑袋里只有今生的记忆吗?灵魂层面存放的资讯要比你想象得到的丰富多了,它会在遇到相应之对象时被触动,平常时候多半是不出场的;所以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在漫长的生命轮转中,早已经见了无数回, 只是遗忘了,直到又被唤醒罢了……所以,所谓的情感与爱情真的不过是感官的作用?我一直认为那是透过“心灵”发生的……如果一个人,五感都失去,最后甚至连意识也失去,只剩心脏还在跳动,你们不会将之称为死亡,但是你知道他对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失去了反馈。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后就对周遭的一切不存在任何反馈,你认为他对周围的一切会有“情感”的存在吗?那更别提到爱情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修行者总是强调,去除“习气”、“收摄感官”是多么要紧的一件事。修行者要脱离这二元世界的羁绊,必须要先舍弃对之的情感,也就是“放下执着”,若不收摄感官平息情感,习气将难以除去,习气难断则我执难除,我执不除那还究竟个什么涅盘?
咱们这本要开始讨论佛法了吗?那么该如何斩断习气?
首先你得先觉察出自己的习气,毕竟你无法打一场没有敌人的仗。
你把习气比喻成敌人?我以为在你眼中是没有敌人的。
我确实没有敌人,但是你们都有,我只是用你们“习惯”的方式去说明。我曾经告诉过你要超越这世界的挟制,其实你们最大的敌人不是这挟持你们的世界,更不是那些看不见的妖魔鬼怪,而是刚才说到的“习气”,正是这习气使你们被世界和事件绑架。
习气起始并累积于你诸多的生命历程里,让你受制于轮回的深渊。要中断习气,你必须先觉察到它的存在,然后有意识的练习着去调整;我说练习,那是因为多数人无法在一开始就克服,你们往往需要许多次的练习,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许多世……如你的人生一样,一切的发生都只是过程和经历。
你有时候会留心到自己几乎陷入某种习惯的循环,那只是让你明白,这些都是练习的过程——练习中断习气。毕竟,若没有习气的产生,你又该如何练习终止它呢?只是在中断习气的练习前,你们更应该去修正的是自我批判;有太多人在某些习气的路上跌倒,然后就陷入不断的自责。我可以再告诉你一次,自责忏悔无益于你们的生命,如果你发现你又做了不恰当的事或说了不恰当的话,唯一有用的方式就是觉察并且修正,而非陷入不停的忏悔,你修行的进步可以从你觉察和修正的速度检视出来。
灵性之眼
何为修行?又何谓觉察?
让我先谈谈觉察。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清清楚楚地活着”,这一份清楚包含观照自身内在的一切起心动念,像是内在有“另一个观者”似的。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不容易区分的: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只是把脑子(身体)当作是你。我曾说过,你们远比你们所以为的更大更宏伟,甚至可以超越这身体的限制,说的便是那一份内在如如不动的灵性;那一份灵性成为一个观者,注视着外界的一切也注视着头脑一切的念头。所谓的觉察,便是用这一份灵性的去深深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