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宇宙结构-《无量之网》

第一个开创性的理论是他对量子物理的说明,也是他跟爱因斯坦在各阶段会谈的结果。这个理论打开了波姆称之为“潜藏于现实世界不同层面背后的创造行为……”之门。换句话说,他相信,在这个外在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更深或更高的创造层面,而且那里还有这个外在世界的潜在雏形。

第二个理论是将宇宙解释为一个单一且统一的自然系统,只不过它内在的连结方式常常不那么容易被察觉到。在他早期工作的地方,美国加州大学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现在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波姆有机会观测细小的原子微粒在气态下的等离子体。他发现,在等离子状态下的原子微粒活动,与我们通常以为的不同,它并不是作为个体单元而存在着,而是作为一个更大整体的局部而彼此连接着。这些实验成为波姆获得开创性成果的基础,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恐怕要算是他在1980年的作品《全体和内隐序》。

在这部革命性的著作里,波姆提出,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就可以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世界里的事物也就会成为另外一个我们无法观察到的领域的投射。他认为,这些可见和不可见的都是一个更高且更普遍的秩序的不同表现。为了区分这两者,他将其称为“内隐”和“外显”两个域。

那些在我们所身处的世界能够看到、摸到的这些分散着的——比如,岩石、海洋、森林、动物和人——都是创造的外显序的表现形式。尽管看起来它们彼此之间存有距离,但波姆认为,在我们看不到的创造层面,在更深的实相上,它们都是彼此互连着的。他认为那些看起来分散着的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整体,他称之为内隐序。

为了描述内隐和外显之间的不同,波姆用流动的河流作为比喻。他把我们能看到的两种不同的流动方式作为隐喻,将那些被分离的幻象描述为:“在这条河流上,人们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着的漩涡、涟漪、水浪和水花等,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它们是单独存在的。”尽管乱流在我们看来是相互分离的,波姆却认为它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紧密地连接着彼此。“瞬间的存在状态以这种抽象的形式呈现,意味着只有一种相对而非绝对的独立存在。”

波姆用这些例子来描述自己的感觉,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包括我们——事实上,都很可能只是宇宙模型的一部分,所有部分都是互相关联的。为了描述这个统一的自然观,波姆只说了句:“这种新形式的洞见,最好被称为流动且未被分割的整体。”

在20世纪70年代,波姆提出了一个更加清晰的隐喻,并以此来描述宇宙如何在看起来时像是分散的,实际上却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基于这种自然的内在联系,波姆确信宇宙像一个宏大的全息图那样运作。在全息图中,事物的每一部分都已包含了其他部分,只是尺度更小而已(对全息图不够了解的朋友,在本书第四章会看到更加详细的解释)。从波姆的角度看,我们身边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更深的创造层面的投影。这个更深的层面是源头——即内隐序。从“上形,下效”和“诚于中,形于外”的角度看,范型中包含了许多其他范型,用以在其他尺度上使自身完善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