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终身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馆长周周更新原创录音,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企业家、管理者、总裁、领袖、心理学者、养生学者、营养师、医生、身心灵工作者、
瑜伽修炼者、合一修炼者、水晶爱好者、太极爱好者、国学爱好者、玄学爱好者)
在过去,催眠术曾被神化,人们相信催眠师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彻底控制催眠对象。后来,人们的认识又偏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催眠作用完全是被催眠者自己引发的,催眠师起到的只不过是“工具”的作用而已。
今天,大多数人对催眠术的认识介于两者之间:要达到催眠效果,催眠师与催眠对象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只有两者彼此配合,才能使催眠成功。
换句话说,催眠过程就是催眠师与目标对象彼此配合、彼此信任的过程,只有两者分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让催眠现象得以发生。
从舞台催眠术的角度看来,催眠状态可分为两类:清醒催眠和深度催眠。两者都需要目标对象的思想由潜意识所主导,但在清醒催眠状态下,目标对象的意识尚存,而在深度催眠状态下,目标对象的意识完全被潜意识所取代。两种状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潜意识的浮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舞台催眠师先会引导目标对象进入清醒催眠状态,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深度催眠,这样可以让目标对象逐渐学会对暗示做出反应,所以更容易成功。
前面已经说过,催眠过程就是意识层次转移的过程,是精神活动的中心从交感神经系统过渡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过程。深度催眠状态则是潜意识代替意识主导行为的状态。
自发的深度催眠状态通常被称为“梦游”或“说梦话”。这两种状态和人为诱导的深度催眠状态非常相似,有经验的催眠师很容易通过简单的几句暗示吸引梦游者的注意力,从而操控他们的行为。
在这一意义上,催眠过程可以视为人为触发梦游状态的过程,或者说是人为引导目标对象进入梦游状态的过程。
催眠师与目标对象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十分关键,因为只有两者能够彼此信任、彼此协调,才能让目标对象的意识层次发生转移,使潜意识代替意识。而自我催眠的过程,则是自己诱导自己的意识层次发生转移的过程。
尽管催眠术是一门十分独特的艺术,却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中都有催眠作用的踪迹。人类对催眠原理的原始应用包括土著人的“出神舞蹈”、巫毒教和妖术等,宗教上的应用包括神迹、信仰疗法和修行过程中的出神状态等,心理学上的应用则包括身心关联疗法、催眠疗法等。这些应用方式尽管形式上大不相同,但根源都是一样的:用各种方式人为诱发梦游状态,也就是非常容易受到特定方式暗示影响的精神状态。
对催眠术的研究可以为一些病态心理现象提供解释,例如幻觉、幻象、肌肉僵硬、双重人格等。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病态心理是精神活动失调的产物,而催眠状态则是人为引导和控制的结果,不会影响到目标对象的人格。对催眠术的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精神世界的必经之路。
在催眠术中,暗示是指潜意识把某种想法或念头变为现实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舞台催眠师,必须学会有效利用暗示的机制,因为暗示是诱发和维持催眠状态的基础。
暗示是操控目标对象潜意识的方式,所以你对潜意识的了解越深,就越能有效利用暗示的机制。这一章的内容将帮助你娴熟掌握暗示技巧,成为一名成功的舞台催眠师。
人的潜意识是记忆的“储藏室”,功能跟电脑的硬盘相似,可以把我们从生到死的全部经历都储存起来。近年来的催眠术研究甚至表明,催眠术有可能揭示“前生”的记忆。这些记忆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随时处于活跃状态,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全部记忆的集合,决定了我们的性格。
潜意识也是人体的“发电机”。潜意识由情感主导,而情感正是生命力的来源。潜意识不仅为意识和意识控制下的行为提供能量,而且也负责调控身体的各项关键生理机能。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呼吸、心跳、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的运作,都受到潜意识的主导。潜意识永远不会入睡,反而会在意识入睡的时候变得更加活跃,代替意识保护我们的身体。
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处于永不止息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我们在意识中不断重复某种念头或想法,让它为潜意识所接受,就可以直接通过潜意识把它转化为行动。如果这样的念头和想法是积极的,就会对我们产生非常大的帮助,而如果是消极的,就会对我们造成相当大的损害。潜意识与意识不同,并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要它接受了某种念头或想法,就会自动将之转化为行动。我们可以利用潜意识的这种特性,通过自我暗示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在许多日常经历中,我们都能捕捉到潜意识发挥作用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