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男孩天生就带有一种禀赋,即是他天生就具有所谓的「第三眼」,能够看见别人所看不到的“真相”,他能够看见人身上的「气」或「光」,也能看见一般所谓的「灵魂」,并具有一些洞见事物的因果,或「预见」未来的能力,但他以为每个人都跟他一样具有同样的能力,所以常常他就得面对别人的质疑、嘲笑,或甚至一些令人难堪的情境。
本书的原作者,心性高洁,而就像本书的编辑——史考特(Cyril Scott)先生所说的,作者是一个「正直不阿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利用过他天赋的心灵能力,来为自己谋得任何的财富、声名,或做过任何卑贱的勾当」
所以我们能理解,作者并不想出版这本日记,这完全是他个人特质所使然。
就因为作者刻意的不想张扬,所以在本书中,读者不仅找不到原作姓名,就连他几岁开始写,何时结婚,何时去世,都无从得知。但经大略推敲,作者应是在六到八岁的年纪开始写本日记,大概在五十多岁去世。
这本书,大部份是他还是「小男孩」时的日记,那时,他用他那敏感早熟、富同情心且幽默的心灵,记录了发生在他周遭的点滴见闻。
这本书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希有」,也在于它的「可信」。希有的是,从「小孩子」观点出发来谈论观察灵界的,这本书可说是「仅有」的一本,至少我本身尚未见过同类的书。
本书可信的是,不管任何人,都很难会去怀疑,或找到「动机」来质疑。
另一项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一本纯真之书,如果读者怀着单纯的心思来阅读,就会被本书所流露的「纯真」之情所感动,并将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找到和你「心灵的振动」起纯真共鸣的小小启示!
通灵日记--看见真相的男孩 (一)
日 记
一八八五年一月一日
阿诺,我最亲密的死党,说他要在新的一年里,写一本日记,我说,我也要写一本!而且希望有一天,这本日记也能够被出版,就像爸爸书架上巴比斯先生的日记一样。
当我告诉蜜蕊(我的姊姊)这件事时,她跟我赌一便士的水果软糖,说我一定会在一个礼拜之内就厌烦了。当我告诉爸爸妈妈时,爸说:「我的孩子,你该写个日记,但不要忘记,只要值得你去做的事,就值得你去把他做好。所以听着,你要好好的写,当你不知道一个字该怎么拼时,就去问一个会拼的人。」而妈则说:「是的,不要忘了你爸爸所说的话。」
一月二日 爸爸的「光」
爸爸一早起床,心情就不好,一边抱怨他的肝病,而对妈的态度也很恶劣,又说他的培根太咸,蛋太熟等等的。我觉得很不舒服,而且认为很不公平,因为那是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