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这个词是一次震惊。就因为它的简单,它是一次震惊。在震惊后面,有些什么被打开了 ── 一种死亡、一种平和、一种脆弱的永在的觉知──刚好跟奋斗的方向相反。
头脑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坐在这里。很好。我正在写。这很有趣,而且有一点可怕,因为我不知道我在写给谁、我为什么写、我是谁。有人戴着橘黄色的头巾从花园里走过。绿色的藤蔓在深深的交错中爬过走廊的栏杆。我不知道老子是谁,或者怎么写他。我可以写我自己,但那也不是实在的、也没有结果。有一只巨大的黑蚂蚁爬上我的袖子。
在早晨,在室外的礼堂,奥修在讲老子。我听着,在花园的环绕中,我堕入感激的接受性和乐趣。小鸟在鸣叫,奥修是老子盘旋在他自己的周围,而我只是在挖掘它,坐在那里,感觉自然的身体是我的,享受当下的、某人的、老子的、我的完满。倦于思想,感激地休息在早晨的警觉里,感觉各种心情洗过我的身体,就象赤裸而清澈的水在明亮的阳光下洗过岩石一样,我不了解这个老子是谁,这个老小孩,这个圣人──无助的、不了解、了解。存在。魔术和平凡,喜乐和世俗,恐惧和诗意。什么也没有,没有语言。就是这样。
玛·普蕾姆·玛都莉
普那,1976年
注:1.释放疗法(primal therapy):心理治疗方法,也称尖叫疗法,通过重温妨碍个性发展的经历,使患者释放受抑情感。
2.达圣(darshan ):(印度教)能见伟人一面而有福德。
道
可以说出的道不是绝对的道,
相对两极的升起
当天下的人都知道美是美了,就会出现丑(的认知);
当天下的人都知道好是好了,就会出现恶(的认知)。
所以:
有和无在成长中相互依存;
难和易在完成中相互依存;
长和短在对比中相互依存;
高和低在位置上相互依存;
调和音在和声里相互依存;
前和后在伴随中相互依存;
所以圣人:
处理事情没有行为;
讲道不用语言;
万物兴起,但他不回避它们;
他给予它们生命,但不占有它们;
他行动,但不自恃;
完成了,但不居功。
因为他不居功,所以那个功无法从他身上拿走。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一章 道
(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一日)
我谈论摩诃毗罗(Mahavira),我把这当作我的责任的一部分──我的心从来不和他在一起。他太数学了。他不是一个神秘家,他没有存在的诗意。他是伟大的,开悟的,但是象一个巨大的沙漠;你在他的里面碰不到一个绿洲。然而因为我生下来就是一个耆那教徒,所以我必须还一些债。我把谈论他作为我的责任,但是我的心不在那里;我只用头脑说话。当我谈论摩诃毗罗的时候,我象一个局外人。他不在我的里面,我也不在他的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