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研究並思考人體不同系統的獨特性(肌肉骨骼、消化、神經等)極為重要,但生物體中的每種結構都是相互依存的,所有的結締組織、每個器官、每條血管以及每個細胞都在全身的流體矩陣中相互連結;在印度與佛教神話中,相互依賴的概念扮演著重要而強大的角色。舉例來說,知名寓言因陀羅之網即描繪出所有現象的相互連結性,從離銀河系中心最遠的角落以及星系之間的塵埃、到脾與胃的細胞結構;而在述說神話時,原始神祇因陀羅掛起一張龐大的網,往四面八方無限延伸,網中的每個節點都有一顆晶瑩透徹的寶石,可映射出網中所有其他的寶石,使得相互映射的過程不斷進行下去。在本書中,我認為人體就是一張類似的網、錯綜複雜的網絡、或是相關結構的連續性。理解生物結構的相互連結性,可以讓我們在瑜伽墊上產生一種更直接、整體合一的感覺體驗。
本書的組織架構遵循著我在瑜伽教師培訓中使用了超過十五年的大綱,從腳與腿往上穿越身體的進程,沿著脊柱與軀幹來到頭頂:從根部的基底開始,從下半身的脈輪來到上半身的脈輪,從粗劣到精微、從黑暗到光明,遵循了古典瑜伽中已然行之有年的軌跡,牽涉到從休眠與惰性到啟發與領悟的過程。我也指出了體內一系列的水平結構(在此指的是膈膜,即位於腳底、骨盆底、呼吸中樞、聲帶、上顎以及小腦天幕註2)如何發揮體位定向並提供內在支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