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在作家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出书,并把书名改为《爱丽丝奇境历险记》,并邀请《潘趣》插图画家约翰·坦尼尔为这部书稿制作插图。1865年7月4日,《爱丽丝奇境历险记》初版问世。但由于坦尼尔爵士抱怨插图的印刷质量太差,卡罗尔坚持收回所有成书。而同年出版的第二版《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出版日期标为1866年。由于这一复杂情况,初版《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身价倍增,图书收藏家们竞相抢购。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卡罗尔大受鼓舞,并于1867年着手写作续篇《爱丽丝穿镜奇幻记》,于1871年出版,仍由坦尼尔爵士配以插图,推出之后也是畅销不衰。
有关“穿镜”这一主题,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许多人误以为灵感还是来自爱丽 丝·利德尔,但其实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爱丽丝·雷克斯,此爱丽丝非彼爱丽丝。我们从爱丽丝·利德尔的回忆中得知,大多数有关下棋的故事,都是在利德尔姐妹学习下棋过程中,卡罗尔讲给她们听的。直到1868年,利德尔家姐妹的一个表亲,另一个爱丽 丝——爱丽丝·雷克斯,启发卡罗尔引入了穿镜的主题。爱丽丝·雷克斯后来在1932年的《泰晤士报》上撰文说道:“有一天,(卡罗尔)听到别人叫我的名字,把我叫到他身边说:‘那么说,你就是那另一个爱丽丝喽,我非常喜欢爱丽丝,你跟我过来,我们来看一些令人着迷的事情。’”爱丽丝·雷克斯跟着卡罗尔来到他的房间,看到了一面大镜子。卡罗尔递给她一个橘子,让爱丽丝拿在右手,走到大镜子面前,问她镜子中的小女孩的橘子在哪个手中。我们知道,镜子中的物品与现实中相比,都是左右颠倒的。爱丽丝自然看到橘子在镜子中的自己的左手。卡罗尔让她解释这是为什么,她并没有给出正面的答案,而是反问卡罗尔:“如果我站到镜子中,那么橘子是不是还在我的右手里呢?”卡罗尔大笑道:“回答得好,小爱丽丝,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得到的最优秀的答案!”可能就是这个精彩的回答启发卡罗尔加入了穿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