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神秘,生命,通灵,塔罗,星座,国学,精神,易学,家庭,修炼,内在)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作者序 一起來去蕪存菁,推廣健康常識
王唯工
這本《以腎為基》,串聯了過往基礎中醫的一些介紹工作,也為中醫藥的系統做了一個小結。
腎之所以複雜,一是本來就複雜,二是人為的加油添醋、誇大其辭,再加上一些有心人士藉此招搖撞騙。
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研究過程中,事實上我們大多在做去除錯誤的工作。
在人的學習歷程,例如學打球,在你沒學之前,可以隨意亂打,這時自由度(entropy)最大;當你逐漸學會一些基本的打球規則,你就不能亂打了,必須遵循這些規則的規範;而當你技術更精進,每個球就只有一個最佳的打法,此時你完全失去了自由,混亂度反而降為零。
所以,學習是一個降低亂度的過程。正確的資訊愈多,自由度就愈少,這就是資訊理論中,資訊=負熵(information=negative entropy)理論。
在中醫的研究中,我們只提供了「血液循環的共振理論」這個新的資訊,然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依照這個資訊,將中醫藥理論的混亂度降至最低,希望最後能定於一。
我們呼籲「大家一起來」,參與這個去蕪存菁的工作,讓中醫藥成為嚴謹而又人性化的知識,更進而推廣為維護全民健康的常識。
前言 以數學理論破除「腎」的迷思
在中醫的理論中,最基礎的、應用最廣的,也是最為混亂的,就是十二經絡中之——「腎」。
中醫之理論,以十二經絡為系統,可以非常簡捷、易懂,條理分明,分門別類,只要對向量分析和本徵模等基礎數學有些基本概念,再具備一些生理上的了解就能做到。
在十二經絡中,能量是愈來愈小。我們由C0(第○諧波,也就是心包)開始,心包是心臟能量之總輸出,與靜脈回流和心臟本身供血能力及健康都有關係。
C1係肝,肝之供血,三分之二以上來自於門靜脈,也就是由脾胃消化系統的靜脈供應,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血量是由心臟經過動脈供應。
這也就難怪在我們夾肝動脈實驗中,不能像夾腎動脈或到消化系統的上腸系動脈,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共振。而中藥典分類中,補肝腎的,其實大多是補脾,因為門靜脈由脾之輸出,才是肝營養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