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XI
LIUYAN
WENZHANG
SHOUYE
JIANJIE
DONGTAI
MULU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灵学社群
全球灵学社群
瑜伽经
耶稣基督
道家佛家
赛斯通灵
释放法
奇迹课程
与神对话
零极限
  • 全球灵学社群网是一个公益性网站,旨在帮助朋友们快速入门并达到灵性成长。网站搜集整理多种灵性方法,包括零极限、释放法、奇迹课程、赛斯通灵、道家佛家、与神对话、耶稣基督等。我们号召每个人追求觉醒,理性修行,脚踏实地,为社会和谐和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公告:
公益性网站
爱党爱国,全球最大的灵学社群
 • 当前位置:
最新文章  ZUIXINWENZHANG
盛噶仁波切日记

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的灵学社,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课程终身会员198元;

③线上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馆长社长创始人每周分享干货;

④全国最大的线下灵学交流分享会,每月每次900元;

⑤终身灵学圈子精英社群30000元,入私密群,共建一个属于我们灵学爱好者的家。

想加入我们,请联系我微信:356508476



  第一愿:过节方知身是客


  今天是端午节。


  一大早我就起来给家里打了电话。


  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听到了妈妈那熟悉的藏语,还有姥姥慈爱的声音。爸爸不在家,即使今天过节,并且是星期六,他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妈妈告诉我,家里面一切都挺好的,姥姥的身体也还好,除了偶尔有点咳嗽之外,姥姥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90岁高龄的老人。听妈妈絮絮地说着家里的情形,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想起姥姥佝偻的背,还有永远充满了慈爱的笑容的脸庞,便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个词:鹤发童颜。我真的希望姥姥能够一直这样,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妈妈还说,其实现在过节不过节也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毕竟端午节也不是咱们藏族人本来的节日,只不过就是找个由头让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而已。即使是端午节,他们准备的依然是家乡人常吃的古老而传统的糌粑,还有藏族人喜欢吃的一些点心类的东西。妈妈在电话那边说,我在电话这边似乎就又闻到了那些从家乡的上空飘来的香味,一丝丝、一缕缕,绵绵不绝。


  末了,妈妈又询问我在北京的生活,并嘱咐我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想,妈妈在那一刻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转世活佛来对待,而只是她的儿子,她心爱的儿子而已。一个独自在外的儿子,再大依然是她的孩子,在她面前,我永远是她长不大的孩子。


  撂下电话,我才发现自己的眼泪滴在了办公桌上,有那么一汪,像一面小镜子,照着我眼中的乡愁。我可能是有些想家了吧!窗外的街道比平时还要热闹,也许是因为过节的缘故,我看到的多是一些笑脸,听到的则是愉快和兴奋的声音。其实,住在这么高的楼上,下面行走的人到底是在哭还是在笑,我是根本分辨不出来的,我只是觉得,过节了,人们理应高兴一些吧。而只有这个时候,在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准备过节的时候,我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身在异乡。


  佛说,西方有极乐世界,人皆往之。


  也许当我们能够在西方极乐世界相逢的时候,怕是就没了家乡和异乡的区别了吧!


  端午节,我没有吃粽子也没吃鸡蛋,更没有喝南方传统的黄酒。但我也算是真正地过了一次端午节,因为在这一天,我通过电话用藏语向家人问好,在过节方知身是客的时候,替我的家人,以及所有人向佛祈祷,但愿永无异乡,而全是乐土。


  南无阿弥陀佛!


  《盛噶仁波切日记》 国无恶道愿


  第一愿:处处是家乡


  今天她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去过藏族餐厅吗?”


  “啊?哦,去过啊!”我的回答似乎一点也不在她的意料之外,好像所有在京的藏族人都必须要去那个地方一样。


  她是最近刚刚皈依了的俗家弟子,虽然还算不上是笃信佛法,但却相信佛法是使人心向善求得安乐的一条通道,因此,也算是义无反顾地皈依了佛门。通过别人的引见,我们见了几次面,发现她对很多事情都存有较强的好奇心,时不时就会问我几个跳跃性比较大的问题。而我的回答,对她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引她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她说,她最近一直在考虑家乡和异乡的问题。我的心里不禁一动,这个问题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恐怕是最普遍的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吧!前几天,我的心里不也时常转悠着这个问题吗。


  说起北京的藏族餐厅,我倒觉得那里的恋家情结其实远不如这个餐厅设在北京后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异地风情的感觉来得更浓烈。餐厅的名字似乎是给离家在外的藏族人提供一个与家乡环境相似的地方,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具有浓郁的乡愁和欢快的异乡情缘的感觉和氛围,实际上里面的东西与地道的藏族味道并不完全相同,不论是吃的东西,还是号称是藏族的歌舞。不过,说实话,我倒是挺喜欢那里的,再怎么样,也是一种相似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媒介,家乡的样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自己的心里重现了,而不必完全拘泥于外界的环境到底有几分相像。


  沉默了半天的她却突然说:“要是处处都是家乡,该多好啊!”


  虽然她一直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信徒,即使已经皈依佛门,心里却总有些半信半疑的犹豫,但是,就从刚才她说的这句话,我反倒觉得她其实对佛法的理解一点也不肤浅。


  佛曾许愿说,当一切众生都可证得无上菩提之时,便可脱离六道轮回,到我佛所居佛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则会功德圆满,无缺无憾。这个极乐国土,当然是人心所向的,在那样的地方生活,应该不会像现代人一样时常想家了吧!


  人,还会时常处在矛盾之中,或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徘徊,既舍不得家乡的所有至亲至爱,又抗拒不了异乡的一切诱惑。于是人们就时常把自己陷于这样的围城之中,在城外时,羡慕里面的生活;在城里时,又怀念着外面的自在……


  我相信佛陀的愿望一定会成真,当有一天,一切众生都信我佛,证得无上菩提之时,那么就处处都是家乡了。


  《盛噶仁波切日记》 国无恶道愿


  第一愿:粉墨人生


  终于有一天比较空闲的时间,我正考虑如何有效地安排它的时候,一位老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是今天有时间,想问问我有什么安排,如果有空的话想和我见见,聊聊最近的一些生活。我说好啊,刚好我今天也有空。于是,我们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便放下了电话。


  我的朋友是个非常细心的人,每次见面总会细心地问我想去哪里?其实我是个比较随意的人,虽然我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但只要朋友喜欢,无论是咖啡馆还是茶馆,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反正朋友还是那个朋友,没什么变化的。而我,只要有水就行,白开水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朋友担心的问题也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但朋友们几乎公认的一点是,我对穿着还是挺讲究的。因为事先约好了地方,我总会穿着合适的衣服出现,几乎从没有穿着不合时宜的服装出现在公共场所。这一点确实如此。毕竟生活在人群中,有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即使不为自己,也应该为朋友考虑。穿着一套不合时宜的服装与朋友一同出现在公共场所,即使自己不觉得怎么样,但却可能给朋友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那就因小失大了。但如果说我个人讲究穿衣的样式、质量,似乎又不完全是那样。我喜欢颜色比较素雅的衣服,尤其喜欢白色和天蓝色的衣服,有时换上这样的便服出现在镜子前时,眼前出现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家乡那片澄蓝的天空和雪白的云。或许,这也是我对这两种颜色有着特殊喜爱的原因吧!


  有时候,朋友会向我抱怨,说生活太累了,在社会上生活的人最少需要两副面孔,即使有一副可以保持自己的本色和本来面目,另一个却要妆扮成另外一个模样,是需要上了行头戴了面具才能粉墨登场的。


  我觉得我完全能够理解朋友所说的苦衷,因为这样的情形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也在发生着。更有甚者,有的人可能有好几副面具,却独独丢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有时候,我觉得在自己的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发生着类似的情形,只不过,我很清楚,并且竭力放弃那个有些虚假的面具,而只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生活。


  人生本来就有那么多的苦难和痛楚,我们为什么要人为地给自己设置更多通向单纯和幸福生活的障碍呢?我总觉得,如果每个人都能放下那些粉饰过的面具,只用自己真实的一面生活,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呢?这样说来,我们给自己设置的困难和痛苦也就会少很多吧!


  和朋友在一起谈心的感觉很轻松,与讲经时的郑重和严肃的感觉不同。即使生活中需要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也不该是用厚重的粉墨描过的虚荣。如果我们觉得生活又苦又累,不妨放下其他的面具,而只戴着自己前行,那样的话,背包的轻松或许就会带来生活的轻松以及我们追求了许久的单纯的幸福吧!


  《盛噶仁波切日记》 国无恶道愿


  第二愿:不堕恶趣愿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阿弥陀佛此愿的意思是:“焰摩罗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罗常译作阎魔。焰摩王主守地狱,主管世间生死罪福种种业报。本愿承接第一愿,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并且国中众生永不更堕三恶道。


  从本愿中完全托出了弥陀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本心。极乐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而且三恶道中的一切众生一旦生到佛刹之后,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国中没有恶趣,大家都来,来了之后大家都要成佛,这就是佛的本愿。


  《盛噶仁波切日记》 国无恶道愿


  第二愿:心瘾难戒


  听人说,X君又被送到了戒毒所。


  心有些疼。


  他本来是个相当不错的小伙子,很有朝气、有活力,是那种一看就是阳光四射的热情男孩儿。不过,不幸的是,他染上了毒瘾。只是很偶然地,他喝了一杯“掺料”的可乐,没有任何不适、头晕或恶心,便直接跟着毒性一路地上飘、上飘,一直到了兴奋的顶端,然后便是沉睡。醒来以后,他尝试了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各种包装的所有可乐,可是,没有一种可乐能再带给他那种可以飘向顶端的感觉。后来,他终于知道,那次他喝的可乐是加了“料”的,只是一点点,却让他兴奋了一晚……他犹豫了:他知道那不是好东西,是碰不得的魔鬼;可是,他怀念那种感觉,兴奋的,飘飘欲仙。他心里痒痒的,为那魔鬼般的可以带来快感的东西。终于,他还是迈出了那步,因为心里的那种煎熬几乎让他难受得做不成任何事。他想,只一次,再过一把瘾就好。可是,瘾却总是越来越频繁地催促着他,让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毒、向魔低头,在一次又一次理智与心瘾的交锋中狼狈地败下阵来。


  他曾经很认真很认真地对我说:“我真的,很想很想再做回我自己,原来的,阳光的自己。可是,我也许永远也做不回去了!”话语的重点似乎总是在“可是”“但是”之后,我觉得自己心里的那种沉重应该不比他的轻。


  我劝他去戒毒所,把毒瘾戒掉。


  他遵从了我的意见,并且真的把毒瘾戒掉了。


  然而,他终究还是又犯了。而这一次,他是被强制送进戒毒所的。


  他妈妈去戒毒所看他,结果是一路哭着回来的。她告诉我,X君有一句话捎给我。他说:心瘾难戒。


  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他吸毒、戒毒、复吸的所有原因。


  还看到了他那在心瘾之下不得不低下的高贵的头和自尊。


  从今晚起,我要把自己打坐的时间增加一倍,为他,也为天下众生,都能学会用佛的智慧战胜那难戒的心瘾,以及心魔。


  《盛噶仁波切日记》 国无恶道愿


  第二愿:沉 迷


  最近忽然迷上了网络。一天不上网看看,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好像有什么事没做一样,不太舒服的感觉。


  网络,真的很神奇,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也有很多正儿八经的内容,同时也充斥着乱七八糟的甚至不堪入目的东西。本来我对这些是一概不知的,第一次上网根本找不着门路,几乎是被手把手地带到了网络世界。当我一点点地接触到了“冲浪”“潜水”“菜鸟”,还有什么“PF(即佩服)”等等网络用语时,才逐渐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迷恋网络,迷恋这个比尘世更加虚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