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的灵学社,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课程终身会员198元;
③线上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馆长社长创始人每周分享干货;
④全国最大的线下灵学交流分享会,每月每次900元;
⑤终身灵学圈子精英社群30000元,入私密群,共建一个属于我们灵学爱好者的家。
想加入我们,请联系我微信:356508476
引言
因果概念是奇迹课程所阐述的形上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要开始逆转我们的思维模式,首先要理解这一概念。一旦这一概念被完全掌握之后,我们就需要从心智概 念的层面进入实际应用的层面,毫无例外;这是宽恕和领受救赎(上主之师的唯一职责)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会让你经验到内在的平安,快乐,自由,喜 悦和圣爱。
David: 我们即将开始关于因果概念的教与学。我们从奇迹课程中"因果关系"这一部分开始。
"你可能一边抱怨恐惧,一边却让自己始终沉溺于恐惧中。我已经表明了,你不能要求我替你解脱恐惧。我知道它根本不存在,你却不然。如果我干预你的想法及其 后果,我便干预了基本因果律,亦即最基本的自然法则。如果我藐视你思想的力量,对你没有一点儿好处。也与本课程的宗旨背道而驰。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醒你,你 对自己的意念防范得不够周密。你也许感到此刻只有奇迹能帮你做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你还不习惯奇迹心态的思想方式,可是这种想法是可以训练的。所有施 展奇迹的人都需要这种训练。
"我不能纵容你任由自己的心思散漫下去,否则你就无法助我一臂之力。行奇迹能帮人全面体会出思想的力量,而不再妄自造作。否则,你便先需要一个奇迹来修正 你的心,而这样绕着圈子打转,对奇迹有意瓦解时间的宗旨毫无帮助。施展奇迹的人必须由衷尊重真实的因果律,它是奇迹出现的必须条件。"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正是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试图获得一种对真实因果关系的清晰而由衷的尊重。我想刚才的第一段话清楚地指出了这完全是一种内在的工作, 因为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干预我们的思想及其结果。这把一切都带回到了我们自身的责任上,而非别的任何事物。看顾好心灵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奇迹与恐惧都源自意念。如果你不能自由地选择其中一个,就无法自由地选择另一个。你若选择了奇迹,纵然只是一时之举,你已拒绝了恐惧。你对所有的人和事 始终心存畏惧。你怕上主,怕我,怕你自己。是你先误认或妄造了我们,然后又相信你所造出来的一切。若非你害怕自己的想法,你是不会这样做的。心怀恐惧的人 必然会妄自造作,因为他们曲解了创造的真义。你一开始妄造,便陷入痛苦之中。因果律即使只是暂时性的,此刻却成了真正的助缘。事实上,"绝对之因"只适用于上主身上, 祂所生的"绝对之果",即是祂的圣子。其中所涵括的绝对因果关系和你们自制的因果完全是两回事。由此可见, 世间最基本的冲突就在创造与妄造之间。所有的恐惧都藏身于妄造之后,所有的爱则寄身于创造之中。因此,这冲突实际上就是爱与恐惧的冲突。"
我们可以说所有的妄造都源自妄念之心,而且是因果乾坤的(backwards),因为因与果被割裂并反转了。看起来似乎是世界或宇宙中的某个事物成了我们 恐惧和烦恼的起因。而所有的创造或真实的因果关系则被反映在正念之心中,在那里心灵被视为真正的原因,不受制于任何外在事物。
" 我们已经提过:你相信自己控制不了恐惧,因为它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而你对它的信念, 好似有意让它脱离你的掌控。然而,企图驾驭恐惧来化解那错误是没有用的。你若假定恐惧需要驾驭, 这等于助长了它的威力。"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中所有的魔术(magic,相对于奇迹这一概念),每一个想要保护身体,为身体设保险,改善身体以及世界上所有别的事情的企图,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都是试图通过改变外在境况来缓减恐惧。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认出恐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其真正原因是什么。它被当作是屏幕(外在世界)上 的某个东西。所以如果恐惧是外在的话,那么我就有可能因饥饿而死,或被洪水冲走,或被飓风刮跑......我们所设立的自我保护的所有壁垒,无论是身体,或是保险,或是诸如注射流感疫苗之类的医疗保健,以用对万事万物所采取的防护措施,都是在企图驾驭恐惧。
问一:......通过清除被误认为是原因的事物。
David: 当然这永远都不会奏效,因为恐惧的原因不在世界中。这只不过是我们所作的设定,这样恐惧的原因便好似在外面。但是企图以这种方式来处理恐惧, 只不过是魔术而已。而我们之所以如此相信魔术,是因为它似乎有效。如果我真的赚了很多钱,如果我真的买了很多保险,如果我真的变得非常文明,能征服自然, 利用种种最好的科技手段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受保护,安全无虞,那么小我这一谬误,心灵内真正上演的一切,就被加倍地阻挡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了,因为投射 这一魔术似乎奏效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参加12步疗法(twelve step program)或跌入人生谷底的人,似乎对心灵的转型更为敞开,更有愿心,因为他们已经尝试了某些东西,而没有什么是起作用的。他们已经到了生命中的某 个阶段,他们觉得完全无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而需要超越自身的某个东西来让他们作出改变。
投射是一种非常精微,很具诱惑力的防卫机制。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贫困的人,贫困的国家,而富裕则被等同于物质财富,科技与医疗进步。所有这一切都是些障眼法,也即试图通过魔术来处理恐惧,将恐惧排除在意识之外。恐惧根本不在世界中。通过爱来驾驭恐惧,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说选择奇迹就是通过爱来驾驶恐惧,因为宽恕是爱的反映。我们上个星期曾 经讨论过心中的欲望,以及压抑与放纵这一主题。试图将念头压抑下去,或把它们排除在意识之外,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它们会再次浮现。压抑无法根除念 头。而通过放纵,或使用魔术,或世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逃离恐惧,孤独与隔绝感,同样不会奏效。这两种防卫机制都是无效的。但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也即奇 迹,却能行得通。这便是我们正在试图澄清的一点。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瞬间选择奇迹这一当下决定,这肯定有效,因为它结束了隔绝感,恐惧,愤怒,孤独与内心的冲突。
"然而,在过渡期间,内心难免会感受到某种冲突,因为你目前的处境相信子虚乌有的力量。"
这又再次回到了魔术,回到了世界上。
"子虚乌有与一切实有是无法并存的。相信一方,等于否认另一方。恐惧是地道的子虚乌有, 爱才是一切实有。光明一进入黑暗,黑暗便全面匿迹了。你相信什么,它对你就是真的。由这层意义来讲,分裂确实发生了;否定它,只表示这否定用错了地方。然而,把注意力集中 在错误上,只会错上加错。修正必须在一开始暂且承认问题的存在, 但那不过是表示必须即时加以修正罢了。这样有助于心灵毫不迟疑地接受救赎。我必须在此声明,从究竟处来讲,子虚乌有与一切实有之间没有妥协的可能。"
我想这是我们昨天所作的讨论中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当时我说,否认问题的存在是没有用的。但是觉得心中有问题存在(比如,我觉得烦恼,沮丧,不舒服,或愤 怒,等等)这一点,可以暂时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所在;但是紧接着应该立即把问题交托给圣灵,因为紧抓着问题不放,或紧抓着悲痛或任何烦恼不放,没有任何价值。
问一:而否认问题的存在则会让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
David: 根据刚才引用的最后一句话,"我必须在此声明,从究竟处来讲,子虚乌有与一切实有之间没有妥协的可能",你能看到,这句话之前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踏脚石,因为当一个人变得具有奇迹心态,开始能习惯性地选择奇迹时,那么暂且承认问题的存在这一初期的修正程序就消失了。我曾举过一个例子,要把手电筒举在前方,而不是事到临头才说,"我碰上一个问题了, 我的手电筒在哪里?" 随着你习惯性地处在奇迹心态中,随着你能够更好地看清因果之间的真正关系,你就能把手电筒(目的)高举在前。或奇迹课程中比较后面的"设定目标"这一节会 提到,目标应该在起点就设定。然后在"作决定的原则"这一节,耶酥说,"你必须知道,如果你能记得问恰当的问题,并且把你的目的高举在前,那么你更容易度 过快乐的一天;而不是在目的看似溜走的时候再去挽回,以期重获心灵的平安。"相比一开始就紧抓住自己的目标,并将目标置于前方,重新找回目标则要困难得 多。但是因为"因果关系"出现在正文中较早的部分,所以谈到首先要认出错误所在之处(在心中)是很恰当的。
"时间基本上只是一种教具,借此方能舍弃得了所有这类的妥协。外表上看起来,这妥协好像得以逐步消除,这是因为时间本身包含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时间序列。是人的妄造使得时间变成一项不可或缺的修正教具。"
这里耶酥在给我们一个暗示,因为这(修正或消除实相与幻相间的妥协)看似是发生时间中的一个过程。但是耶酥说,一切万有与子虚乌有之间不可能存在妥协,因此他以这样的方式事先暗示,这(修正)完全是一个宽恕瞬间,而所谓过程这整个概念,不过是个比喻而已。
" '上主竟这样爱了世界, 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于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这段话只需稍加修改,便能道出本书的要旨:'祂甚至把它(世界)赐给了自己的独生子。' "
所以,假如我们把圣经中的话表述为"祂甚至把它(世界)赐给了自己的独生子",从物质的观点来看,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上主并不知道表相世界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说上主将真实世界赐给了他的独生子;换句话说,当圣灵答复分裂之梦时,圣灵创造了真实世界。真实世界并非创造于灵性中,而是对扭曲不堪的感知世界的一种修正,感知世界是小我为了攻击上主而营造出来的。
"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上主只有一个圣子。"
所以耶稣从上主"只有一个圣子"这个句子开始,接着祂开始谈论上主儿女奥体(Sonship)及其组成部分(parts)。再一次地,这只是一个比喻,因 为一体的灵性(unified Spirit)即是上主之子,或说基督。然而,由于心灵对分裂深信不疑,谈论整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是一个很好的踏脚石,好似整体真的存在不同的组成部分一 样。我们从心灵的角度不断地谈论这一点。奇迹课程将此描述为每一个弟兄好似都有各自的心灵;奇迹课程中的很多部分都是按这个比喻来写的......"上主之师能改变病人们(patients,复数)的心灵吗?"......诸如此类的。事实上,我们要努力达成的结论是,终极来说,只有一位上主之子,只有一颗天心。众多的小我也只是一个比喻,小我只有一个;而终极来说,小我其实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