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你正把心智建构的、受制于时间的死寂世界抛诸脑后。你逃离了那个耗损你生命能量的病态心智,这个心智也逐渐地在毒化、摧毁地球。你从时间的大梦中苏醒,进入了临在。
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智的幻相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然后告诉我,在这一刻,你有什么问题。
你没有回答我,显然此刻你是没有问题的。当你全神贯注于当下,是不可能有问题的。如果一个情境发生了,你不是去处理它,就是去接纳它。何必把它变成一个问题呢?
心智无意识地喜爱问题,因为问题会赋予你某种身份认同。这很常见,但也是病态。"问题"意味著你在心理上留驻在一个情境之中,并不真的想要,或是不认为有可能采取及时的行动,同时你是无意识地让问题成为你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你的生命情境完全征服,以至于失去了生命感、本体感。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你脑子里背负了一百件你未来要做或可能会做的事,形成沉重的负担,却不把焦点放在一件你现在可以做的事情上面。
当你创造问题时,也创造了痛苦。这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一个简单的决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不会再为自己创造更多痛苦,也不会再制造更多问题。
虽然这是个简单的选择,但也非常激进。除非你厌倦痛苦,受够了,否则不会如此选择。而除非你能取用当下的力量,否则也无法坚持下去。如果你不再为自己制造痛苦,就不会再为他人创造痛苦,然后也不会再以制造问题而产生的负面性来污染我们美丽的地球、你的内在空间,还有人类的集体心灵。
假设有个需要你在当下处理的情境发生了,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是从当下时刻的觉知中升起的,那它将会清晰而准确,而且极可能很有效。这个行动不会是从你心智过去受到的制约而来的反应,而是一个针对当下情境而起的直觉回应。在其他的情况中,当受时间局限的心智开始反应时,你会发现如果什么都不做,而只是在当下归于自己的中心,反而会更有效。
本体的喜悦
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又受到心理时间的掌控了,这也可以当做警惕。
问你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安逸和轻松呢?"如果不是,那就表示当下时刻被时间遮盖了,生命因此被视为负累或挣扎。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到喜悦、安逸和轻松,并不意味你必须改变你所做的事,改变做事的方法可能就够了。做事的方法(how)永远比你做的事(what)来得重要。看看自己能否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做事"本身,而不是放在你想要透过做事而获致的结果上面。无论当下呈现出来的是什么,都全神贯注在其中。这意味著你也要完全接纳事物的本然,因为你不可能全力关注一件事,同时又抗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