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 ③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
字词解释
①道:领导、治理。
②千乘(shèng)之国:指大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
③敬事:谨慎专一地从事某项工作。
④时:指农时。古代以农业为主,在使用民力时,要不违农时。
白话翻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就要严肃、谨慎、认真地工作,要守信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士人,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主旨讲解
如何治理国家,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昀复杂的问题。真正伟大的政治家,都应具备一些基本素质,那就是严肃认真的弁度与诚实守信的品质。而它们昀核心的,还是对人民要有仁爱之心——“节用”看来是对社会财富的尊重,实际是对财富创造者的尊重。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①,谨②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字词解释
①弟:同“悌”,见前。
②谨:寡言、话少。
白话翻译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要少说话,诚实讲信用;要广泛地与大众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
主旨讲解
理想的人格往往有多方面的表现:在家要有孝顺之心,在外要有敬爱之意;谨慎诚信,对所有的人都应具有爱心,并且始终都与仁人志士结交,这样才能培养出深厚的道德根基;而有了很好的道德修养之后,还要以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但这是第二位的。
人生领悟
知识的方向
知识就是力量,但却是一种没有方向的力量。它可以推动历史进步,也可以给人类带来苦难。所以,在大规模地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1·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字词解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②贤贤:第一个“贤”为动词,指尊重、敬重;第二个“贤”为名词,指贤人,即有才德的人。
③易:轻视。
④致:竭、尽。
白话翻译
子夏说:“敬重有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服事君主能奉献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说没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主旨讲解
敬重贤人、孝顺父母、忠于君主、义于朋友,一个人能否具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与学习无关。一般的学习都是学习知识,而这些品德却涉及到做人的大原则,能拥有它们是非常宝贵的。
人生领悟
知识与修养
学历其实只是一纸证书,它只能代表一个人所掌握的谋生本领与技能,却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而这后者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学到的,对于我们来说,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