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学则不固 ②。主忠信。无友 ③不如己者。过④则勿惮⑤改。”
字词解释
①重:庄重,稳重。
②固:牢固,巩固。
③友:用作动词,交朋友。
④过:过失,过错。
⑤惮(dàn):怕。
白话翻译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到的知识也不牢固。要以忠和信这两种品德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主旨讲解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忠信的品德、深湛的学识,还要有庄重的仪弁与知过即改的气度。如果没有后者,轻浮与狭隘便会乘隙而入。
人生领悟
无友不如己者
“无友不如己者”,其实可以包括两个方面。它一方面是说,我们不要与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结交,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和更有修养的人交往我们才会得到提升。
但换一个角度,我们则会发现,在现实生活里,两个结交者的素质那个高那个低,往往一时很难断定。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比较的角度不同,结果便不同。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是朋友就会有胜过自己的地方”。它提醒我们,一定要看到朋友的长处。
1·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字词解释
①终:指父母去世,代指丧礼。
②远:指祭祀。
白话翻译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丧葬之礼,虔诚地追祭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的道德归于忠厚老实。”
主旨讲解
对于祖先要始终抱有敬意,这种敬意要在慎重举行丧仪与虔诚追祭先人的仪式中得到体现。而所有这一切,都会在无形中提醒后人:要珍惜生命,努力修德;饮水思源,心存感恩。久而久之,人们为人处世也就变得宽厚仁慈了。
1·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④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⑤异乎人之求之与?”
字词解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有人说是孔子的学生。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子贡是字。
③夫子:古代对做过大夫官职的人的敬称,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所以学生称他为“夫子”。
④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⑤其诸:大概,或者。
白话翻译
子禽问子贡:“夫子他老人家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简朴、谦逊而得到这些机会的。他老人家求得这种机会的方式,大概和别人不相同吧?”
主旨讲解
春秋之世,正是历史上征战频繁的时代,而周游列国的孔子每到一国,各国君主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咨询政事,这十分不寻常,无怪乎子禽有此一问。事实上,各国君主的频频资政正是孔子品行生发的感召力所致,这品行就是“温、良、恭、俭、让”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