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既然你提及这问题,我得承认,当我用“我”这个字时,我对我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和认识,而且我承认,我对我自己曾有过的任何概念和认识,它们都随着岁月的流淌,一直在变化,在改变着。
M:
好的,这所有的岁月里,除了有某种东西,它始终如一,没有改变之外,其余的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改变着。这个始终没变的就是这个时刻在当前的临场感,现场中心感,你时刻在当前的主观存在感。这个主观临场感,或者说“我在”感,从没改变过。这就是你始终如一的自我印象。你此刻就坐在我面前。你确凿无疑的知道这一点,用不着找某人来证实,你就明确的知道你坐在这儿。同样类似的,你知道“你在”,你存续着。告诉我,什么东西不在时,缺失了,没了,你就不能感知你的存在了,你的临场存在感也就没了呢?
V: 如果我深眠,或者失去知觉,那么我就不知道“我在”。
M: 完全正确。让我们推进的更深一点。早晨,当你苏醒的最初第一瞬间,你的意识知觉刚刚接管,你是否仅仅只感到你的临场感,你的存在感“我在”感,此时还没感到是作为“个体人”,而只是感到这个临场感本身?
V: 是的,完全如此。我得说,当我看到我的身体以及环顾这身体周围其它事物时,我才感受到我的个性,是实体真实的一个人。
M:
当你说,你看到某个事物时,那事实上所发生的是,你的感官感受,对来自“你的身体之外”的某一刺激源,做出了反应,这个刺激源是相对于,你认同的,属于你的这个身体架构的外部。你的身体感官所感知的,以及你的心智所编译解释的,只不过就是在你的意识知觉内的某个显现。在意识知觉内的这个显现被解析为某个事件,在空间和持久度(时间)上展开。所有一切显现的现象,以及现象表达形式,都依赖于由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所编织成的一个联合体,密不可分的“中间媒体介质”,被称之为“空间和时间”。换句话说,缺失这“时-空”联合体,在意识知觉内,就不可能有任何现象和现象表现形式。你跟上我了吗?
V: 是的,我明白你说的。但是我作为一个个体人,在这个进程中,又是从哪儿切入的?
M:
这就是障碍所在。所有“存在物”都是一个连续的持续的“客观具体化”(物化)进程。我们都只是相互之间作为彼此的客观对象存续着,我们彼此都是对方的客体,这些都只是在意识知觉内,正是这[意识知觉]认知识别着我们。当客观具体化(物化)进程停止,比如在深眠中,这客观具体化显现的宇宙就消失了。只要某人的自我印象是把某人自身看成一个分离孤立的实体存在物,一个“个体”,某人就无法领略到这非个体性现实的整体画面。一个分离孤立的个体人的概念认知,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假相幻觉,时间空间,它们自身并没有任何独立自主的实体存在性,因为它们仅仅是协议文件,仅仅是手段工具,纯粹的用来营造“现象和表现形式”的可辨识性的中间信息媒介。在任何一瞬,意识知觉内,只有一个念头,想法或者情绪,或者觉受,被映射出来,但是各种念头想法,情感和觉受接连不断的连续推进,带来了持久稳定的错觉。在这个错觉上建立起来的个人实体存在感,个体人的个性人格持续同一的稳定感,仅仅基于“记忆存储”---用过去(流过的画面)记忆来对比辨识当前,并且把它投射到“未来”概念里。以时时刻刻的每一瞬间方式来审视你自己,毫无任何过去记忆或者未来投射,那么你的稳定不变的个性和个人实体感在哪儿呢?尝试这么去深入审视,你自己去亲身探寻。在记忆和(凭借记忆和当前的内容素材来对比辨识的)推测预期里,就是在过去和未来之中,此时有一个清晰的感受是,这些都是在监视观睹下的某种内心思维状态,某种心理状态,然而事实上,这感受就在清醒的当前---此时此刻。(感受上似乎回到了过去,跑到了未来,然而那被打上了过去和未来概念的内心画面都是当前即刻流动的,未来和过去的内心影像全部是此时此刻当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