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缠心的突出表现是“爱别离”。人常相聚首,而一旦生离死别,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感与痛苦,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夭折,有时多年不能忘怀,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夫妻长期居于两地,互相牵心,昼思夜想,心绪不得安宁。情人一旦失恋,便痛断肝肠,甚至走上绝路。此类牵缠心都不是用语言劝说所能轻易奏效的。看来牵缠的魔力竟而能致人于死地,真是不可思议。所以牵缠心往往能把一个人长时间困在精神的牢笼里,无法自我解脱。先生说:“以情相恋的,都是冤缠鬼”。牵缠多么可怕!
学道者最怕牵缠。有牵缠便不能“制心一处”,致使精神分散,严重时可把个人的整个心身搅乱,弄得神魂颠倒,神不守舍,如痴如呆。有的人修炼一世,在功果即将圆满时,竟而被放不下的心事,或未了的念头牵回来,而未得解脱。传说古时有一位修行多年的道人,道果成就,正值升天之际,忽然想起来,平生最为心爱的珍宝,灵魂便立刻退转回来了。俄而觉悟道:“啊!原来是这个小东西把我拽回来了,使我数十年的道业,毁于一旦!”一激之下,便摔碎了珍宝,后来继续加修,彻底了脱一切,才轻松自然,毫无牵累地羽化了。所以凤仪先生说:“人不成道因为牵缠,只是牵缠二字竟把佛祖吓得大哭。”这种激切地警语,有力地说明了牵缠挂碍,对修道的人是最大的危害。
修道者能在修行的过程中达到割情断爱,确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所以古人说:“太上忘情”。这样才有了脱尘寰的资格。那么怎样去掉牵缠之心呢?首先要做到“求己而不求人”。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的一生最大的事,就是尽到自己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己而不责人,最后做到无愧无悔,心安理得,了却一切。尤其是在伦常之中,更是如此,只要对人尽到我应尽的力量就可以了,正如我欠人的债都还情了一样的轻松。至于对方如何,就不必更多地过问了。相信他的命运,最终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别人是无能为力的。“助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正好象植物的成长,各自有它不同的规律,你再着急,时候不到,也是不能成熟的。这说明牵缠挂碍是毫无用处的,只能有害于自己。说到究竟,欲彻底去掉牵缠心,还必须看破一切,放下一切。
(9)多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