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疗愈,心觉醒,老灵魂,修行求道,指引社,超心理学,超成功学,神学)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Part One好睡操躺著也可以作運動!
中國傳統醫學以「脈氣流經」認識身體,如果將經絡譬喻為水流,那穴道就是魚群匯聚的地方,是攸關身體氣血非常重要的所在。既有穴道療法多透過外力的針或灸來治病或調養,而穴道導引則是透過對自體穴道的鍛鍊,更積極地強化這些身體要穴。
躺著,是全身筋骨肌肉最能放鬆的姿勢,而心、身的放鬆,又是東方修鍊的重要目標。把握一天的開端和終場,在睡前和醒後的時刻作好睡操可校準過度緊張、操勞、僵直、失調的身心。透過漸次收緊來提升穴道力度、活絡並增強氣血,透過逐一放鬆,打開原本不該存在的氣結、血結、熱結、寒結。不容易睡著或睡眠中斷後難再入睡的人,也能因放鬆與心神安定而很快入睡。
花一刻鐘,換整晚安睡
再沒有比躺著更舒懶、放鬆的姿勢了。但究竟從哪天、哪年、哪個時代起,竟有愈多的人逐漸失去這與生俱來徹底放鬆自我的能力,變得夜難安睡、醒難再眠。「你昨晚睡得好嗎?」遂成文明城市表達日常關懷的問候語。
身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人,捫心自問:我是怎樣看待睡眠這件事的?撥給睡眠的時間,是扣除讀書、工作、家聚、戀愛、交友、娛樂、餐飲等活動所殘餘,還是優先保留一定時段、時數給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睡眠?而當近年來文明人開始留意愈來愈不能不重視的食安問題,乘機重溫閩南「喫飯皇帝大」的古諺時,對睡眠行為的重視,是否已經與對食物安全的重視差去不遠?還是對佔去一天近三分之一時間的睡眠品質,依舊漫不經心、毫不在意?
生活的背後是一種哲學,哲學的觀照是一種生活──態度決定高度,價值影響選擇──睡眠也不例外。
影響華人最深的儒家文化,似乎並不把睡眠當成一件要緊的事來辦。孔門弟子宰予只因為大白天睡了個覺,便被孔子視為像腐爛木頭、潑糞土牆般的劣徒,不值得教導責難、不堪寄予厚望(《論語.公冶長》)。不僅得辦正事的白天不該貪睡,至聖孔子更曾為了思索學問整晚不睡(《論語.衛靈公》),亞聖孟子得知喜歡聽取善言的人即將治理魯國,高興得整晚睡不著(《孟子.告子下》)。白晝不能睡,晚上沒好睡,即便好睡的夜晚,孔子還巴不得能夢見周公(《論語.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