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全球最大的灵学社,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课程终身会员198元;
③线上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馆长社长创始人每周分享干货;
④全国最大的线下灵学交流分享会,每月每次900元;
⑤终身灵学圈子精英社群30000元,入私密群,共建一个属于我们灵学爱好者的家。
想加入我们,请联系我微信:356508476
目录
第一章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第二章 坑洞理论
第三章 钻石途径
第四章 信仰与承诺
第五章 尊严与痛苦
第六章 价值
第七章 真相与慈悲
第八章 信任
第九章 本体就是生命
第十章 奋斗的价值
第十一章 真理
第一章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你的本体是非常有智慧的,它会丢给你一些冲突,让你有机会观察这个冲突,然后你才能认清一些事。这些状况并不是要为难你,如果视其为一种困境,你一定会很难过很痛苦。假设你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有句苏菲谚语是这么说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这句话具有多重的意义,根据你自己的状况、发展及理解力,你对这句话会有不同的解释。"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其实是个定位问题,我将会探讨这句话的意涵,以便你对我们所做的事有更清楚的了解。
婴儿刚诞生的时候,他的生命形态可以说是一种纯然的存在,或是全然活在本体(essence)中。当然,婴儿的本体,和充分发展及证悟的成人本体是不同的。那是一种无区分性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婴儿本体。这个初生儿一旦开始成长,他的人格(personality)就会借由与环境,尤其是跟父母的互动而逐渐拓展。因为大部分的父母认同的都是他们的人格而非本体,所以他们无法认出或鼓励孩子活在本体中。几年过后,本体逐渐被遗忘,于是人格便取代了本体。本体被不同的身份所取代。孩子开始认同父母之中的一个,或是此种经验彼种经验,以及各种攸关他自己的概念。这些身份、经验和概念会变得越来越坚固,因而逐渐形成了人格。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人格结构就是他真正的自我。
一开始,本体已经存在了,而现在它还是在那里。虽然你看不见它,认不出它,甚至以许多方式拒绝了它、伤害了它,但是它仍然存在著。为了自保,它只好藏身于地下,而掩盖于其上的便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