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读书会,灵性资源库,灵性课程网,灵性电子书,心灵疗愈站,灵性觉醒社,新时代灵性,身心灵求道,神秘学,儒佛道,指引社,老灵魂,喜悦家园)
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捐助社群80元,赠送灵性电子书会员,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单买的话三元一本;
②捐助社群198元,赠送音频、视频灵性课程会员,享受全网收集所有课程系列合集,月月更新;
③捐助社群399元,赠送线上灵性分享会会员,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周周更新原创分享会录音,30t+资源库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前言
《老子》第二十章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章可以看作少有的老子的自画像,或求道之人的写照。他们不精明,不争夺,没有野心,没有目的,天真如婴,顽固似鄙,没有什么优越感,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对一切世俗之物都显得迟钝……只因他们尊崇的是“道”。
道,原意是“道路”。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如何走?走什么样的路?没有规定,顺其自然。但这“自然”不是本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符合天道的无为之为。这就涉及“道”的第二层含义——宇宙的法则,遵循这个最高法则,才能一直有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
在本书所讲的五个重要观念中,“无为”最能代表《老子》之“道”的实际运用,对现代“太过有为”的管理理念与生活方式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应对。很多学者将《老子》定位在政治哲学,把《庄子》定位在人生哲学,但本书认为《老子》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源,《老子》中就有丰富的人生哲学可以挖掘。
今人多为一个个现实的目标所捆缚,常常忘了人生是一条未知的道路,我们原本是没有任何目的地被放在这条道路上,出于对风景的好奇而愿意走下去,因为热爱而倾心于那条本己的道路。生命原本是来欣赏这一路风景,而非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如果说生命有目标,那只有一个自带的目标——死亡,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终点,不需要追求。
道路永远在“召唤”我们,不断回到源头处去思,去存在,不断回到家园,时时在路上,时时在家中。《老子》《庄子》等经典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路标。人生就如同读一本书,读书的目标是读到最后一页吗?不是。我们读书是因为好奇,每读一页都好奇它下面会如何,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否则我们直接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看结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