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灵学社群,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灵学圈子:
①灵性图书馆电子书终身会员80元,单本三元,享受所有书籍,月月更新;
②全网收集音频、视频灵性课程终身会员198元,享受所有课程,月月更新;
③线上灵性读书会终身会员399元,入微信群,享受1.2.3所有服务,馆长周周更新原创录音,学习交流干货;
加入我们,联系微信:356508476
(企业家、管理者、总裁、领袖、心理学者、养生学者、营养师、医生、身心灵工作者、
瑜伽修炼者、合一修炼者、水晶爱好者、太极爱好者、国学爱好者、玄学爱好者)
苦的根源和止息
基于“无知”--被定义为不了解“四真谛”---某个人凭借意志力从事着种种行为或者“业”,可能是身体上的,语言上的,或者思想心理上的,健康的或者不健康的。这些“命运”的种种作用,就是编队构成(formation)并且它们意识的种种状态内成熟---最初先是在受精的一刻,作为“复生的意识”,此后作为“被动的意识状态”
在一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业的成熟(条件满足)而触发。随着意识活动,产生“心理性-物质性”--生物有机体,被配置着六部分基础(感官官能),五个身体感官能力和头脑心智来作为更高认知功能作用的官能。凭借感官功能,在意识和它的种种对象目标之间,种种环境条件下的的感受之间发生通讯联系。由意识透过知觉感受的各种链接(Link)是前“业”的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的阶段状态通过无知和种种队列构成被表现出来。随着接下来的链接环节,业力作用阶段的当前生命活动开始,在未来创造出一个新的生活方式。
缘起的教导,同样显示出,这生命活动方式周流的“环”是可以被打破的。随着“真相了解”,正知正见的出现,四圣谛充分完全渗透,无知蒙蔽被摧毁。终于,头脑心智不再沉溺于“渴求”和“抓取”,行为活动丧失了它潜在的构成再生的因素,夺掉了它赖以形成“复兴”的燃料,这个不断重生的“环”就来到终止。这就是苦的止息。
p31
NIBBANA
“涅槃”或“寂灭”
当无知蒙昧和渴望知觉体验的瘾被连根拔掉,接下来的状态就被称之为“涅槃或者寂灭”,在佛陀的教导中,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解释,由此证明这一概念是难以用概念来框定的。可以说,它难以琢磨,只能等待它发生。它被一丝不苟的描述为“内心深处的深渊,难以理解和领会,纯粹靠推理是高不可攀的。” 然而在MN26.19,佛陀也陈述说,涅槃可以通过智慧发现和领悟的,并且在经文中,有关它的性质,他给出了足够的指向,以给与某种概念上的可取性。
巴利文的原经文给出了充分证据,摒弃了把“涅槃”判定为“完全断灭”的某些解释,甚至于更为扭曲篡改的看法,把涅槃单纯表述成,是种种污秽的彻底清除以及生命活动的灭绝,仔细审视就知道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或许按照“Udana”对“涅槃”的表达是:“从未出生,不变,非创造物,先天的,无限制条件,绝对的”,涅槃的真实存在性,使得”避免出生,变化,造作以及条件限制”成为可能。它是“从未出生的,无时间的,无穷尽的,无死的,无苦的,在束缚中不受污染,绝对安全”,这既是佛陀在他觉悟之夜所领悟的。它的卓越真实性,是被佛陀庄严的确定的,他把“涅槃”指向“无上的基础真实”,而它的本性真实不虚,并被指为“至高无上的真实”。涅槃不可能被那些沉浸在肉欲快感和憎恶中的人所理解,但是随着内心慧眼的出现,它是能被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