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这些苦难不幸,在比重上,通常远远超过快乐。
M:
这“有”性状态,有两个方面:深眠和清醒状态。“我性状态”意味着,处于清醒状态或处于深眠状态。所以.....
V: 你怎么说“我性状态”意味着深眠或者清醒状态呢?我没理解这两个状态怎么都属于“我性状态”。
M: 在清醒状态,你知道你在,你活着。
V: 是的,在清醒状态,我知道我在,我活着。
M: 当你入睡时,你不知道你在,是这样吧?
V: 是的。
M:
这就意味着,清醒和深眠作为“我性状态”的两个方面是始终都在的。在深眠里,“我”被忽略,正因为它被扔到一边挂起,你被放开,完全的被释放,你处于你本身的平静状态。在清醒状态时,去弄明白,“你活着”---“你在”---本身就是一个苦难不幸;但由于你被如此众多的其它事情给抢先占用,所以你能维持那清醒状态。
“有”性状态的特性,“我在”觉识,不能接受和容忍它自身,不同意或者不喜欢它自身,无法忍受它自己。它不能单独独自的住在它自身,接受和容纳它自身,不能忍受孤独,不能简单纯粹的直接认识了解它自身。故而,就有了那“rajoguna”(躁动不安,动作不停,一刻也忍受不了“休止”的平静,无休止的渴望激情,渴望获得某种具体的东西或者可追求的目标,不断的变动,不断的周期摆动,具有破坏任何均衡稳定状态的倾向,无休止的各种未来期待和后果预测,抓住某种效果试图扣押,渴望变化同时又抗拒变化的矛盾焦虑).....总要以各种各样的行为活动的“有”性状态来欺骗绑架它自己,以便它不住在它本身;要住在它本身,容许和接受它自己是极其困难的。
最低劣的品质特性是“tamoguna”(活动和作用受条件限制,局部化锁定;把某事物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和领域内,锁定在一个特定观看位置和立场上;缠绕某一事物盘旋,环抱着该事物绕圈子;主观化并且封闭,禁闭管制,被蒙蔽;粗大,不活泼并且明显可知可见的事物;所有思维和物理形式的基底和作用力,源自蒙蔽;导向种种极度的狂热或者极度的怠惰)它的作用是:它给人装上了特色功能,提供附加效果---对所有一切行为活动主张和断言“创作者身份”(始作俑者,发明者,著作权)---抢占做者身份“我是做者”的感受。强烈的感受到“我是做者”(责任和义务)。“Rajoguna”(躁动掉举)把人拽进所有的行为活动里, “tamoguna”(蒙蔽限制和主观化)主张和断言“创作者身份”(始作俑者,发明创造者)或者说对所有那些行为活动的“做者”(选择和决定者,行为实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