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稻草变黄金
踏上真诚的灵性道路,并不是逃避困难,而是清醒地学习犯错的艺术,引导它们成为心的转化力量。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懒惰和昏沉是正午之魔,每天午餐后就来报到,当我们驱除其他魔鬼之后,骄傲之魔就会偷偷出现。
第8章 困难的问题与固执的访客
任何身体、心灵和心智的经验,在意识中重复出现时,就是一个信号,表示这个访客要求更深入、更彻底的关注.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火与其他副作用
光或异象的炫目效果,狂喜和能量的强烈释放,都是美妙的标志,表示旧有微小生命和身心结构的崩解,但它们不能产生智慧。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暗夜与再生
当我们终于能以平等的心和开放的心智看待恐怖与喜悦、生与死、所有事物的得与失时,就会生起最美面和深度的平静。
第11章 寻找佛陀: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面对各种灵性教导与修行,必须保持真正的探索精神。这些教导和修行在我和其他人身上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佛陀的遗言谈到我们必须成为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PART THREE 扩大修行的范围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如果我们认为修行就应该如何,反而会造成阻碍,使我们无法尊重实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
第13章 神圣之地,没有疆界
神圣而充满灵性的阶段之后,会出现相反的极端:暴饮暴食、耽溺于性欲等,这是灵性的暴食症。灵性修行不会让脱我们离痛苦和困感,只会让我们了解逃避痛苦无济于事。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表面上两者互相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
第15章 慷慨与慈悲
成熟的爱和健康的慈悲并不是依赖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的关系,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度尊重。
第16章 你无法独自完成:寻找老师的带领
老师最伟大、最纯粹的力量就是以自己的自由和喜悦形成的氛围。
第17章 心理治疗与禅修
现代心理治疗最擅长的部分,很像共同禅修的过程,治疗师和案主坐著,一起学习专注于案主无法碰触的自我部分和层面。
第18章 皇帝的新衣:老师的问题
当知愚人、智者,佛性本无差别……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第19章 业:心是我们的园地
心是我们的园地,每一个行为都有意图,意图有如被播下的种子。虽然是相同的行为,但有不同的目的或意图,就分别成为可怕的行为或慈悲的行为。
第20章 扩大修行的范围:不分彼此的心